直接染料含有-SO3Na、-COONa等水溶性基团,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对于溶解性差的直接染料可以加纯碱助溶。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大部分能与钙、镁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使染色织物产生色斑,因此直接染料用软水溶解。生产中染色用水如果硬度偏高,可加入纯碱或六偏磷酸钠,既有利于染料溶解,又有软化水的作用。
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较其他染料高。这主要是由于直接染料的分子量较大,分子结构呈线型,对称性较好,共轭体系长,同平面性好,染料和纤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同时,直接染料分子中含有氨基、羟基、偶氮基等基团,能与纤维素纤维中的羟基,蛋白质纤维中的羟基、氨基等形成氢键,使染料的直接性进一步提高。
直接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时,盐起促染作用。其促染机理是,直接染料在溶液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上染纤维素纤维,纤维素纤维在水中也带负电荷,染料和纤维之间存在电荷斥力,在染液中加入盐,可降低电荷斥力,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不同的直接染料盐的促染效果是不同的。分子中含磺酸基较多的盐效应直接染料,盐的促染作用显著,促染时盐应分批加入,以染料上染均匀。上染百分率低的直接染料需要多加盐,具体用量可根据染料品种和染色深度而定。匀染性要求高的浅色产品应适当减少盐的用量,以免造成局部上染不匀,出现色花等染疵。
又称显色剂,是冰染染料的重氮组分,是不含磺酸基或羧基等水溶性基团而带有氯、硝基、氰基、三氟甲基、芳胺基、甲砜基、乙砜基或磺酰胺基等取代基的芳胺类化合物。色基常以它与色酚AS生成的颜色命名。如: 这些色基经过重氮化反应才能用于显色,使用不够方便。如将色基重氮化后制成稳定重氮盐即色盐,则印染时只需将色盐溶解,便可直接用来显色。如:快色素类冰染染料 由特制的稳定重氮盐与色酚组成的混合物,不需经过打底和显色,而能直接用于印花。工业上生产的有快色素、快磺素、快胺素三类。
①快色素
呈亚硝酸胺形式的稳定重氮盐和色酚的混合物。如红色基KB的重氮盐用碱处理转变成亚硝酸胺后和色酚AS-D混合配成快色素红FGH(C.I.冰染红6)。应用快色素印花要用汽蒸以后,在酸性浴中显色,也可通过含酸的蒸汽来显色。快色素的缺点是稳定性差,不易贮存,对酸非常敏感,甚至连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影响其显色作用。
②快磺素
呈重氮磺酸盐形式的稳定重氮盐和色酚的混合物。如蓝色基 B重氮化后和亚硫酸钠作用形成蓝色基 B的重氮磺酸钠稳定盐与色酚AS-D配成快磺素盐G(C.I.冰染蓝12),印花后需用重铬酸钠作氧化剂处理,再用汽蒸显色。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我国古代染出的纺织品颜色也不断地丰富。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共有24种颜色,其中红色的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有胡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
近几年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对于污染较大的印染行业面临着国家一些列政策限制。2010年国家发布政策,淘汰行业落后产能,一些小作坊式的企业必将面临整合。另一方面,棉花、羊毛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让行业倍感压力。更多的挑战将促使行业产业的升级,集中度将会提升。
我国印染行业的发展得到和纺织业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把印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列入纺织行业支持的行业之一,同时在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方面也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使我国印染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较快,加工能力世界,已是纺织印染生产大国。但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同步。主要印染大类产品出口的平均单价比同期进口单价低,说明中国印染产品档次较低,附加值不高;企业普遍看重的是色彩以及产品功能的开发,却忽略了印染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印染企业大多以来料来样加工为主,在工艺技术、品种开发和经营管理上多处于模仿追随,自主的品牌较少,研发创新能力差;染整设备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在线控制技术,开发新设备,制造精度和配套件,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落后于国外水平。
呈鳞片状的铝粉或铝粉浆,因其颜色和泽如银,也称铝银粉、铝银浆、银粉。分浮型和非浮型两类。其良好的延展性在涂膜中可形成连续不断的铝膜,可掩盖针孔,减少渗透性。铝粉漆可反射60%以上的紫外线,用在面漆中可提高耐候性。制成醇酸耐热漆可以耐200℃左右的高温,并且常在有机硅涂料中使用,耐高温达600℃。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用铝粉锌粉制成66号灰色铝锌面漆,应用于南京长江大桥上面。片状的铝粉在漆膜层层重叠,与钢材底面平行,可以大大延缓外界腐蚀因子的渗透
(二)铝的粉末。用于制造导电塑料、导电涂料、导电黏结剂等
硝基漆的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于1935年开始生产和应用,当年美国生产硝基漆产量已达4230万加仑(合16000万立升)。硝基漆以它的干燥快、装饰性好、具有较好的户外耐候性等特点,并可打磨、擦蜡上光,以修饰漆膜在施工时造成的疵点等特性能,非常。当时只有硝基漆可以喷涂,适合大面积施工。美国杜邦公司的产品曾为世界条汽车车身涂装流水线采用。
50年代以后,随着涂料行业技术力量的发展壮大,国内涂料企业有条件改进老产品,研制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添置新设备,使硝基漆的生产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发展也较为迅速。当时生产的品种主要有:硝基底漆和腻子、硝基工业漆(内用硝基磁漆)、汽车喷漆(外用硝基漆)、木器漆、铅笔漆、皮革漆、塑料漆等。70年代以前,它属于装饰性好的涂料产品,产量逐年增长。到80年代中期,我国涂料产品按18大类进行统计后,它的产量和涂料合计总产量之比,还是相对稳定的。
随着涂料行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批批新产品先后研制成功,许多合成树脂涂料相继涌现出来。为使涂料产品适应和满足国家工业建设的要求,原化工部在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方案时提出:"限制类(油脂漆、天然树脂漆、酚醛漆、沥青漆),改造两类即硝基漆、过氯乙烯漆,使其质量进一步提高,发展合成树脂漆"。合成树脂漆的发展也挤掉了一部分硝基漆的市场。例如:60年代初,北京红狮涂料公司前身北京油漆厂与北京汽车修理厂合作,在国内将北京的无轨电车、公共汽车使用硝基漆涂装改为氨基醇酸烘漆,装饰质量和耐候性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延长这些车辆的维修时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造船工业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以承接建造各种类型的出口船舶为契机,国外的造船技术和造船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得到引进、消化、吸收,中国的造船工业开始了腾飞。这对我国的船舶漆和船舶涂装带来了的推动作用。在船舶漆方面,国外各种新型油漆不断得到应用,国内相应的油漆也相继诞生,国产船舶漆在档次、质量、产量以及销售服务等方面有的长进。在船舶涂装方面,各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的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地改造和取代陈旧、落后的旧事物、旧习惯,是国产船舶在涂装技术和涂装质量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外水平。但是由于科学管理和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我国船舶涂装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同世界造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