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1. 培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恪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2. 掌握管理学主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技术,能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善于提炼科学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积极的理论创新精神,能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
4.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理解管理学研究领域内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外文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
研究生班讨论(2学分)
研究生班讨论在第2-3学期内进行。每个研究生参加本的研究生班讨论。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自主选题,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撰写综述报告或学术论文并制作多媒体汇报材料,每生每次报告及讨论时间不得少于50分钟,且参与讨论时间不少于10学时,学科点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以及考核评分工作。
评分按100分制(60分及格),研究报告占50%,多媒体汇报展示占30%,出勤占20%,由参加当次研究生班讨论的共同考核决定,成绩分为(90分及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考核成绩为不合格者不记学分且须重修该课程,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
科研素质考核评分:根据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情况(有导师出具的具有参与科研活动的证明)、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等,采用百分制,由考核小组成学分及成绩考核:根据学生已经修完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的情况(以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的60%为标线),采用百分制,由考核小组成员打分,并取平均值。
各项考核内容均取得“合格”评分及其以上者,方能通过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开题报告环节,不合格者一般应在半年后重新进行考核,再次考核不合格者,按规定可终止培养,取消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