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沟通,确认主题
当接到需求的时候,步不要着急马上开工。先要找对需求的方向,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沟通主要注意几个方面:
A.需求的目的是什么?目标用户是谁?背景是什么?——对症下药
B.这么多文案或者素材里面,哪个是二级?——划分信息层级,寻找
C.风格上面有什么要求或建议?能否用3个关键词表达?——预期效果是否达成一致
Ps:关于第3步风格沟通,建议双方用图片交流和表达。毕竟每个人对“高大上”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是五彩斑斓的黑,有人认为是大量的留白。有了图片,我们可以去分析图片符合“高大上”的原因是哪些,从而提炼出具体的元素,将“感觉”具体化,这里也是运用到了情绪板设计的体系。
2.确定构图形式,学会视线引导
根据前面的沟通和风格关键词,收集好用于表达信息的元素,包括图形图像文字等等,然后在草稿或者脑海中构思好,怎样的排布能让信息有效的传达出去。另外作为设计师要学会引导用户的阅读视线。比如你找到了一个抬头向上看的模特,你可以把文案放在海报上方,用户会习惯性地自然地沿着模特的视线看到文案。
3.色彩搭配,5种平衡关系
关于配色,网上大家都可以看到很多方法和理论,下面介绍这5种色彩平衡的方法个人觉得比较实用,也比较容易理解,大家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运用合适的配色方案。
互补色——相互衬托
互补色就是色环上相对的两个颜色,海报中的绿色和红色就是这种关系,相互映衬,相互衬托,从而达到了一种平衡。
冷暖色——情感表达
当我们想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候,可以用冷暖色去对比,经常会在电影海报或者插画作品中看到。
深浅色——色彩层次
这里的深浅指的是黑白灰对比的重和轻,一般来说,色大而深显得比较重要,色小而浅显得比较次要,我们可以看一下前面讲构图那快展示的海报黑白版,会发现这个规律更加明显。
中性色和彩色——视觉聚焦
中性色指的是黑色,白色和灰色,也叫无彩色,当中性色充当背景色的时候,彩色部分会更加和聚焦。
纯色和花色——平衡多色关系
如果一张图中,主体本身颜色比较丰富鲜艳,背景色也五颜六色的话就眼花缭乱了,也就是经常说的辣眼睛,这时候一般采用纯色的背景来缓解视觉疲劳和平衡多色之间的关系。
4.确定字体搭配
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气质,根据风格来选择合适的字体。如果遇到比较好看的字体,却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可以找一些以图搜字的网站,比如求字网等等,避免伸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