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发动机操作
在驾驶室内的操作盒上有副发动机控制装置。除有副发动机点火开关、“标准-强洗”选择旋钮外,还有手动油门,各类仪表与指示灯等,国1机还有熄火手柄。副发动机的操作与调整,应按发动机使用说明书“使用与操作”部分的规定进行。
高压清洗系统
高压清洗系统由高压水泵及离合器、高压水管路、喷水杆、垃圾箱自洁装置、喷雾装置、手动清洗装置、清水箱等组成。
扫盘降尘系统
扫盘降尘系统主要由电动隔膜泵、管路和洒水喷嘴等组成,原理图见图5。主要功能是左右立扫旋转时洒水降尘,扫路模式作业时,还有吸嘴吸管内的洒水降尘。扫盘降尘系统由电控系统自动控制,不需人工操作。左立扫或右立扫开始旋转时,为本立扫洒水的电动隔膜泵会自动开启、洒水,吸嘴内洒水的电动隔膜泵也自动开启。立扫停止旋转时随之自动关闭。
清水箱
清扫车的清水箱由前清水箱和垃圾箱内的清水箱二部分组成,总容积9m3。前清水箱置于驾驶室后副发动机之前。垃圾箱内的清水箱与垃圾箱设计成一体,处于垃圾箱前端和底部。清水箱的二部分用大管径水管连通,共用取水口,各有排水口和透气口。高低压水路系统共用一个取水口,从前清水箱底部取水。前清水箱上装有水位计和低水位报警传感器,当水箱水位低于规定高度时,报警系统会自动报警。如继续作业,水位降到禁止高度时,保护系统自动停止作业。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溢流阀、电磁换向阀、节流阀、单向阀、液压油箱、连接油管组成。液压系统为开式系统。系统有2个液压油泵,主油泵由副发动机驱动,作业时为所有执行机构提供油源。手摇油泵在主油泵因无法供油时为液压系统应急提供压力油源。如收回已放下的扫盘、吸嘴,顶起垃圾箱进行维修作业等。液压驱动的主要动作有:左右立扫升降、左右立扫的旋转、吸嘴升降、垃圾箱后门开闭、垃圾箱倾翻复位等。所有动作均由电磁换向阀控制,操作由程序自动控制和手动人工控制相结合。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为15MPa,出厂时已调好,不宜随意调动。若使用时溢流压力有变化,可调节溢流阀3调节手柄。顺时针旋转,压力升高;逆时针旋转,压力降低,完成调整后锁紧螺母。扫盘调速。扫盘转速有正常、中速、低速三档。当副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标准-强洗”旋钮处于“强洗”位置)时,扫盘转速正常档即扫路档,约为100r/min;中速档约为80r/min;低速档约为60r/min。正常档的转速为系统所设计得,无需调整。中低速档系出厂调试调整所得,出厂时已调好,不宜随意调动。如转速有变化,不在所述转速范围内,可用如下方法调整:正常档的转速是不需调整的。若转速差别很大,是系统有了故障,排除故障即可。中速档转速调整:将副发动机以2000r/min的转速运转,“低速-扫盘-中速”旋钮旋至“中速”位置, 在集成块上安装有单向节流阀,调节电磁铁DT2下方节流阀旋钮,将扫盘转速调节为约80r/min即可。低速档转速调整:将副发动机以约2000r/min的转速运转,“低速-扫盘-中速”旋钮旋至“低速”位置,调节电磁铁DT3下方节流阀旋钮,将扫盘转速调节为约60r/min即可。
回油过滤器 2. 电磁换向阀 3. 叠加式溢流阀 4. 液位开关 5. 手摇油泵 6. 吸油过滤器 7. 上车油泵 8. 单向阀 9. 叠加式单向/又向节流阀 10. 电磁换向阀 11. 压表 12. 电磁换向阀 13. 叠加式液控单向阀 14. N06X8阻尼尼塞 15. 后门油缸 16. 翻斗油缸 17. 吸嘴提升油缸 18. 前扫提升油缸 19. 摆线马达 20. 叠加式单向阀 21.电磁换向阀
气动系统
洗扫车副发动机离合器离合、高压水泵气动齿式离合器离合、左右侧喷杆外摆收回、左右低压冲洗阀开闭、高压水路球阀开闭等都是由气缸驱动,手动或电气控制的。其中底盘取力器开关和左右喷嘴开关同人工控制,其它开关全由电气系统自动控制。气动系统主要包括电磁阀、手控制阀、调压阀、节流阀、气缸、管路、接头等。气动系统气源取自底盘车制动系统的储气筒。取气后设有一个手动气阀,它是气动系统的气源总开关,正常工作时,该阀总是开启的。维修气动系统前应先关闭该阀,维修后打开该阀。在该阀附近还装有一个同型号的手动气阀,该阀出口与高压水路吹气管相连,用于冬季高压水路排水。高压水泵离合器(气动齿式离合器)的控制气压为0.45MPa±0.05MPa,该气压出厂前已经调好,用户不要随意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