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网络发展得非常迅速,也给社会带来很多益处,可是网络的弊端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孩子。现在的孩子沉迷网络、不爱学习。更有甚者与父母决裂。归结起来,都是网络惹的祸。要想让孩子远离网络,父母向孩子说明网络的利弊和危害,让孩子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还能让孩子借网络来学习,真是两全其美。
所谓离家出走,是指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学校至少一天以上,且有意隐瞒其去向的行为。近年来,从各种媒体以及我们身边可看到,青少年离家出走正逐渐呈现上升趋势,这种很不正常的现象让很多的家庭和学校束手无策,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理想场所,但是羽翼尚未丰满的青少年却选择离家出走,这一非正常行为直接、清楚地告诉我们,作为重要因素的家庭及父母方面存在某种缺陷。据调查,当今社会中20%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学习处在被监控督促之下,压力大、兴趣低。还有17%的孩子常因不听话遭受父母斥责、打骂,由于长期的压抑,易形成逆反心理,出现矛盾冲突。还有10%以上的孩子处在不和睦的家庭中,4.8%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常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思想上无法沟通,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帮助,这些家庭因素和孩子的离家出走都有关系。
如今,由于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渠道正在增多,一些不法之徒诱导教唆孩子离家出走的案件屡有发生。除了以前的以“交笔友”、“介绍工作”为名进行欺骗之外,利用电脑网络唆使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绝大多数孩子是因身心受到伤害才选择离家出走的。但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却往往称他们为“差生”、“不听话的孩子”或“坏孩子”。这对孩子们是极其不公平的,许多有离家出走行为的孩子在出走前都遭受着心灵的痛苦和煎熬,或正承受着父母离异之痛,或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训斥、打骂,或长期不被家长、老师所关注,或被老师不分场合、不讲方式地训斥和批评,或有了意外遭遇后不敢告诉家长和父母,长时间憋在心里……如果做家长、做老师的能在那时医治孩子内心的创伤的话,许多孩子就不会有离家出走的极端行为了。
而要解决青少年离家出走的问题,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要看到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他们建立亲密平等的朋友关系,既不放任娇惯,也不简单粗暴。
(二)、关心孩子的思想和生活,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以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诱导;发现孩子的问题后,要用平等的方式与之讨论,启发他们自觉地接收正确的,摒弃错误的,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训斥。
(三)、放下架子,父母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如果在对待孩子上有不公正的地方,也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从而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四)、对出走后归来的孩子要归于更多的关心和温暖,不能歧视和看死他们,更不能冷潮热讽。
(五)、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增添生活的情趣,让家庭充满欢乐和亲情;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中的事务,让他们对家庭有责任感。
(六)、如果发现孩子有出走的苗头,及时查找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