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企业的资产被划分为可供分配资产与不可分配资产两类。可供分配资产是指能够转换为现金以偿还债务的资产,涵盖破产企业的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转让所得等。而不可分配资产则包括破产企业的待处理财产损失、待摊费用及递延资产等,这些实质上反映了企业资产中的损失和费用,并无实际价值。此外,不可分配资产及负债需由破产清算组进行确认。
在破产重整实务中,资产评估机构主要关注企业的固定资产、存货及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而企业的应收款项及对外投资则依据破产清算组确认的实际数额参与破产分配。
国企混改旨在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的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因此,在混改资产评估中,以市场价值为价值类型可能有所偏颇。对于特定投资者,引入投资价值类型,更能体现协同效应,符合混改实际需求,吸引外部资本。
投资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根本差异在于:投资价值强调标的资产与特定投资者资产间的协同效应价值。投资价值可能或值,取决于协同效应的正负。
国企混改中,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产生的协同效应存在差异。战略投资者致力于长期合作,提供管理或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企业盈利及增长能力。而财务投资者关注短期获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关注较少。因此,不同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差异显著,揭示了为不同投资者确定不同交易价格和投资条件的必要性。
这是否导致“同股不同价”?需进一步分析。不同投资者带来的协同效应不同,导致混改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同,投资价值也各异。战略投资者的投资价值显著其他投资者,其带来的价值提升将直接导致国有产权持股价值的增值。此时,严格意义上的“同股”已不复存在,战略投资者可能以此作为交易价格谈判的筹码。因此,国企混改需进一步明确“同股同价”的内涵,增加投资价值作为评估的价值类型,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股同价”。
选择投资价值作为评估类型时,评估结论包含协同效应价值。若以该结论作为交易对价,则投资者承担全部协同价值,对投资者显失公平。因此,需结合投资者为产生协同效应所做的贡献及其给混改企业带来的价值增量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
例如,某混改企业面临三个战略投资者,虽支付对价不同,但与国有企业能产生的协同效应价值相反。从国有资产价值大化的角度出发,考虑投资者带来的价值增量,引入低支付对价的战略投资者或许是佳选择。这反映出,以支付对低作为确定投资者的标准或许并不合适,还需看投资者未来带来的协同效应价值。同时,支付对价值或挂牌价时,不能直接论断为国有资产流失,还需看投资者在混改企业中的角色及带来的价值增量。
鉴于此,建议国企混改评估中,除市场价值评估外,必要时增加针对特定投资者的投资价值评估。将投资价值评估结论作为市场价值评估的有效补充,帮助混改企业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吸引战略投资者,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深化国企混改工作。
同时,也建议从政策层面对“同股同价”、“国有资产流失”及交易挂牌价等方面加强研究,形成更符合国企混改需求的相关规范要求,共同助力国企混改深入推进。
企业价值及其评估
企业价值,即企业本身的价值,是市场对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综合评价。它了单一的利润指标,也不等同于企业账面资产的总价值,因为企业商誉等无形资产往往能显著提升其市场价值。
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背景下,企业间的兼并、出售等交易行为频发。在这些交易中,对企业价值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以确保交易双方的利益大化。然而,有时被收购方可能因低估自身价值而蒙受损失。因此,企业价值评估逐渐成为企业确保交易公平、获取大利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价值评估是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对特定目的下的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和估算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企业更全面地了解自身价值,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资产评估是对企业各类资产进行全面评价和估值的过程,涵盖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及各项权益和负债。以下是公司资产评估的常规步骤:
,广泛收集公司资产的详细信息,包括固定资产清单、存货记录、财务报表及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的相关文档。
接着,对公司资产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无形资产等类别。
然后,根据资产类型和公司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市场比较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参考同类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或价值进行估值;收益法适用于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预测其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价值;成本法则常用于固定资产,通过评估重建或再生产成本确定其价值。
企业价值评估的本质:企业价值评估的本质在于利用国际通用的评估方法,发现并评估中国企业中常被遗漏或低估的资产。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企业观与价值观
企业观: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根本在于盈利。然而,关于企业的内涵和本质,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视为追求利润大化的微观经济主体。
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评估是基于企业整体资产和获利能力进行的评估。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企业性质多元,评估时需考虑多种价值理论,如劳动价值论、资本价值论、客户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然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充分,这些理论的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