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室内环境清洁消毒服务规范》 有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繁殖变异,不仅会导致各种材料的变质和腐蚀,还能引起很多疾病传播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在一些环境中,如病房、灾后疫区、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区,环境的消毒净化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依据《共和国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实施细则,以提高室内环境,特别是公共场所空间卫生环境为原则,特制定《室内环境清洁消毒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由于消毒作业程度较高,实现科学消毒、消毒、安全消毒,减少和避免因不规范的消毒行为而引起的各种影响健康的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室内空气治理企业的规模化、化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有些需要灭菌的材料不能受热,例如许多维生素溶液。因此,许多液体可以用过滤法来灭菌。过滤法不是将微生物杀死,而是把它们排除出去。过滤除菌采用两类器具,一类叫深层滤器,例如用烧结玻璃、不上釉的陶瓷颗粒或石棉压成的滤板等:另一类是滤膜。深层滤器已经使用了100年以上,有逐渐被滤膜取代的趋势,但因为大量沉淀物容易堵塞滤膜,所以一般先用深层滤器除去大的颗粒。 滤膜一般由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多聚碳酸酯、聚偏氟乙烯等合成纤维材料制成。滤膜的孔径一般为0.2微米,它可以滤除绝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细胞。过滤法的大缺点是不能滤除病毒。 全办法主要用于气体、水、含有可溶性、不稳定物质的培养基、试验液体和液状医药品等。通常使用的过滤装置有膜过滤器,磁制过滤器、玻璃纤维过滤器等。
深入了解光触媒 纳米级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是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发现的,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
灭菌 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
消毒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只能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致病的程度,而不能完全杀灭微生物。也就是说只对繁殖体有效,不能杀死的芽孢,有的只起到的作用。所用的消物称消毒液。
清洁消毒及治理病扩散都要用到相关药剂,是需要具备的知识的消毒人员,同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进行严格的规范而行动,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所以了解消毒的基础概念及意义是基础,通过培训考核拿到正规的公共卫生消毒资质证书才能开展工作。
办理公共环境消毒资质证书所需要提交的资料有: (一)、 1.注册资本满50万元, 2.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3.法人复印件, 4.公司简介一份, 5.银行或银行开户账号, 6.办公场所场地租赁合同或经营场所产权证, 7、公共环境消毒资质申请表, 8、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名单及明或明, 9、公共环境消毒人员培训证书复印件(3人以上), 10、有关公共环境消毒质量管理文件、作业标准和质量验收制度, 11、公共环境消毒的、设备器械清单, (二)乙级、二级 1.注册资本满20万元; 2.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3.法人复印件; 4.公司简介一份; 5.银行或银行开户账号; 6.办公场所场地租赁合同或经营场所产权证; 7、公共环境消毒资质申请表; 8、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名单及明或明; 9、公共环境消毒人员培训证书复印件(2人以上); 10、有关公共环境消毒质量管理文件、作业标准和质量验收制度; 11、公共环境消毒的产品、设备清单; (三)丙级、 1.注册资本满10万元。 2.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3.法人复印件。 4.公司简介一份。 5.银行或银行开户账号。 6.办公场所场地租赁合同或经营场所产权证。 7、公共环境消毒资质申请表。 8、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名单及明或明。 9、公共环境消毒人员培训证书复印件(1人以上)。 10、有关公共环境消毒质量管理文件、作业标准和质量验收制度。 11、公共环境消毒的产品、设备清单。
公共环境消毒资质具体操作: 1、物理消毒。公共环境消毒资质证书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煮沸、蒸汽消毒:一百摄氏度作用二十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2、干热消毒:公共环境消毒资质可使菌体蛋白氧化、变性、炭化和使电解质浓缩引起细胞中毒,干烤(电热、红外、微波)、烧灼、焚烧。 3、例:以 2450MH微波照射 5m]菌液,消毒资质证书作用 10 秒,当输出功率为 540W 时,只能杀灭大肠杆菌不能杀死枯黑芽胞,将输出功率加为850W时则可将枯黑芽胞杀灭。 4、多数消毒剂有腐蚀性,公共卫生消毒资质性质不稳定,使用时应注意,尤其气体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液体消毒剂防止和对皮肤粘膜的伤害。 5、不明病疫源地的消毒: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用和对象,采取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