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人吴国纬收藏了一块玉璧,自称是汉广陵王墓刘胥墓葬的陪葬之物,当时本报邀请汉广陵王墓博物馆老馆长夏梅珍通过图片进行了鉴别,夏梅珍表示,对于文物的鉴别一定要
眼见为实,仅凭图片无从作出判断。昨天,在本报的邀请下,夏梅珍携同丈夫印志华共赴高邮现场鉴宝。鉴宝现场考古相视一笑:确实是汉代玉璧昨天,在本报的邀请下,记
者随两位一道驱车赶赴高邮进行鉴宝。高邮宝石玉石研究会秘书长吴国纬收藏的这块玉璧外径6.4厘米,内径为2.3厘米,材质为和田玉,玉质呈现斑驳的雾状褐黄色块。吴介
绍,这件之物是其祖先于200多年前偶得,一直传承至今,二十世纪90年代,曾有台湾人慕名找到他想收购,被断然拒绝。和玉璧紧紧相连的,还有一枚五铢钱,这枚小铜钱外
圆内方,在方孔的两侧,由右向左分别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在鉴宝现场,夏梅珍伉俪并排坐在桌前,夏梅珍从铺有丝绒垫的托盘中拿起玉璧,左手执玉,右手拿起一面放大
镜,对准玉璧仔细察看,随后,又拿起一只拧亮的小手电,照射在玉璧上进行甄别判断。几分钟后,夏梅珍露出会心的微笑,将玉璧递给一旁的丈夫,印志华小心翼翼拿过玉璧,
放在掌心摩挲把玩,感受外皮的质感,研究玉璧的制作工艺,周围的空气凝固到了极点,所有人凝神屏息等待终的结论,在静默了数分钟后,夫妇二人侧过脸来,颔首会心一笑
,作出了共同的结论:这是一块货真价实的汉代玉璧! 印志华说,从这块玉璧的釉皮皮壳及工艺来看,都与近现代的玉器迥异,尤其是它的沁色程度一看就是历经了岁月的洗礼,透露出盎然古意,“只有汉玉才会有这样的沁色,
由此可见它的年代悠久。”印志华介绍,从玉璧中央的圆孔工艺来看,也可以看出是汉代制品,“孔眼打孔不规则,符合汉代玉璧的特征。”听到这个结论,在一旁紧张等待结果
的吴国纬终于放下心来“我早知道这是块古玉,只是一直没有的结论,心里总觉得不踏实,现在好了,吃了颗定心丸。”吴国纬笑呵呵地说 不过,对于这块玉璧到底是
否汉广陵王刘胥墓里的陪葬之物两位表示,仅凭现有的物证,尚不足以证明就是刘胥陵墓里流出来的物品,由于玉璧本身并没有任何铭文或其他足以证明身份的佐证,虽然它
是块汉代古玉,但其他的有效信息太少,所以尚难认定它就是刘胥墓里的陪葬之物。年逾六旬的印志华,是原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曾参与上世纪70年代末高邮天山汉广陵
王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据他绍,1979年春,采石工人在高邮天山开山时发现了有古墓葬的踪迹,随后报告考古部门,动用了强大的考古阵容投入发掘勘测工作。 印志华回忆,从1979年起,由南京博物院牵头,他所在的扬州博物馆、高邮文管会以及南京大学历史系均派员参加了这一备受瞩目的考古发掘工程,对一、二号汉墓进行了发
掘,整个考古工作历时两年完成。印志华说,当时出土了五块玉璧,主要以大型玉璧为主,像这种规格的玉璧并不多见。 对于给出的结论,吴国纬表示满意,“在我心目中,它就是刘胥墓里出来的陪葬品。”吴国纬说,他有两大佐证可以认定玉璧的“刘胥墓陪葬品”身份,一是当年发现玉
璧的地方就在刘胥墓葬的附近,而在这之后,当地鲜有汉墓出土,直到近几年才陆续出土了几座小型汉墓,而刘胥墓葬在上世纪80年代初重见日后,曾从中发现了几块玉璧,再结
合墓葬曾被人盗挖的历史,他断定“这块规格不大的玉璧很有可能是当年盗墓贼从墓中带出来后,遗失于附近地面上的”。吴国纬介绍,这块玉璧是从其外公手上传下来的之
物,说起来还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早在200多年前,当地一位渔民在神居山汉墓附近捡到了这块玉璧和一枚五铢钱,出于敬畏,渔民将捡来的玉璧和五铢钱送到郭集镇双车篷村的一
处道观供奉,就这样,两件宝贝被道长作为珍藏之物一代代流传下去,“我的外祖父小时候在这家道观当学徒,有一年当地发大水,道观倒塌将当任的道长砸死了。”吴国纬说道
长死后,两件东西就落到了外祖父手中。外祖父过世后,吴国纬得到了这份来自外祖父的遗产,对此他爱不释手,多年来精心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