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应确定那些与已辨识的、需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的风险相关的运行和活动任务,并且不同职能和层次的管理者应针对这些活动任务进行策划,确保其在相应程序和工作指南规定的条件下执行。
HSE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目前依据的标准有:Q/SY 08002.1-2018《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1部分:规范》、SY/T 6276-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中石化HSE管理体系》、《中国石化HSSE 管理体系(要求)》等。
现代石油石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损失,也使石油石化产业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高破坏的境地。HSE管理体系将健康、安全、环境融为一体,将企业追求大利润的天性逐步变为保全生命质量、保护环境的持续利用与追逐利润并重,使企业的管理目标特别了人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
HSE管理体系(HSE-MS)是指实施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通过、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针对石油化工行业高污染、高风险的特点,把健康、安全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必然。
国际标准化组织1996年6月发布的ISO/CD14690《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成为HSE管理体系在国际石油行业普遍推行的里程碑,促使HSE管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1997年我国参照该标准,并结合国内石油行业的特点,由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了国家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276-1997《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成为国内石油行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标准文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04年建立的企业标准Q/CNPC 104.1-2004拓展了SY/T 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已有的技术内容,并吸纳了国际上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EMS)现有的技术内容,充分考虑了石油石化行业的风险特点,通过、科学的运行模式,将26个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套结构化的动态管理系统。它通过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组织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以控制和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该标准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机制,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Q/CNPC 104.1-2004体系实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从跟进式管理向跨越式管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