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模块化的快速建站模式,其是基于户外变电站的成熟技术,结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要求,在工厂内可以实现一、二次设备的系统集成。与传统变电站相比,预装式变电站具有两大飞跃:①在土建过程中采用全预制装配结构建筑模式,摒弃了传统的现场“湿法”施工,从而节约了水资源和保护了生态环境;②通过工厂生产预制、现场装配安装两个阶段建设,从而大大缩短建设工期。这两大改进提高了工程整体水平、安全运行水平,大程度实现成本优和节能环保。
下面以某风电场35kV预装式汇集电站为例进行介绍。本项目35kV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形式,新建35kV配电装置进线2回,安装35kV设备预制舱1套,35kV 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预制舱1套,35kV接地站用变电阻柜成套装置预制舱1套,二次舱1套,生活舱1套。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作用: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到用户的一个过渡装置。由于发电厂到用电的城市和工厂距离非常远,而发电厂发出的电压不高,这样电流就很大,电流大的话,在输电线路上根据焦耳定律就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这样会导致输电线路损坏,而且电流转换为热能也是一种损失,所以需要把发电厂的电压通过变电站升高,到50万伏,然后长距离输送到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工厂,然后又通过当地的变电站把电压降低,通过配电等措施编成我们日常的220伏的电压。
配电房又叫配电所,在国家标准里面,配电所的定义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配电房电压等级在35KV等级以下,内部安装有开关、互感器、电容器以及相关的保护测量装置。通俗点说:盖个房子,把变压器放进去,还有进出线柜之类的,就成配电房(室)了规模较大的,多台变压器、高压柜、低压柜等等各种,完成变压、分配电能的一个立场所,或建筑物内的一个区域内。配电所与变电所的区别在于,配电房(配电所)无变压器,而变电所有变压器。变、配电所主要指小区或大楼等的变配电间。配电房是大厦供电系统的关键部位,设专职电工对其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未经管理处经理、部门主管的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值班员持证上岗,熟悉配电设备状况、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值班员密切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的指示情况;严禁空气开关超载运行。经常保持配电房地面及设备外表无尘。配电房设备的倒闸操作由值班员单进行,其他在场人员只作监护,不得插手;严禁两人同时倒闸操作,以免发生错误。
牵引变电所的功能是将三相的110KV(或220KV)高压交流电变换为两个单相的27.5KV的交流电,然后向铁路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7.5KV)供电,牵引变电所每一侧的接触网都被称做供电臂。该两臂的接触网电压相位是不同的,一般是用分相绝缘器隔离开来。相邻变电所间的接触网电压一般是同相的[BFQ],期间除也用分相绝缘器隔离外,还设置了分区亭,通过分区亭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操作,实行双边(或单边)供电。
设置于两个牵引变电所的中间,可使两相邻的接触网供电区段(同一供电臂的上、下行或两相邻变电所的两供电臂)实现并联或单工作。如果分区厅两侧的某一区段接触网发生短路故障,可由供电的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断路器及分区亭断路器,在继电保护的作用下自动跳闸,将故障段接触网切除,而非故障段的接触网仍照常工作,从而使事故范围缩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