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的夏先生从05年在上海购买套房开始,就不断学习了解装修知识,目前正进行自己第三套住宅的装修。为了让这套住宅满足环保、节能、舒适的要求,他前期学习、准备花了十八个月的时间。
在这套住宅中,他将地面铺设了2层保温层,外墙内侧设置了1层保温层,号称“全屋包裹”。在目前的装修案例中来说是较为少见的。夏先生为什么这样做?我们跟着施工情况来一步步了解.
夏先生介绍,自己之前的一套住房没有做任何墙体保温,而想要更舒适、更保温、更隔音、更节能的居住环境,墙是关键因素。为了降低房屋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套房子采用了外墙内保温的做法。
反射膜的主要作用是辅助盘管、防水防潮和保护挤塑板。材质有纸基反射膜、无纺布反射膜、气泡反射膜、编织布反射膜和PET铝箔(镜面)反射膜。由于反射膜直接接触回填层,所以应选择耐碱性强的镜面反射膜(镀铝型或纯铝型),防止反射膜被腐蚀和降解。
所有铺设挤塑板的区域都应铺设反射膜,不得漏铺;
铺设时一定要平整,尽量减少褶皱;
反射膜之间拼缝处需搭接,搭接宽度5cm,有条件可用铝箔胶带处理缝隙;
铺设应注意网格对齐,方便施工时计算地暖管或发热电缆的间距;
墙脚处可使反射膜边缘翘起,遮住挤塑板与边条的缝隙;
反射膜和加热电缆hao垂直铺设,避免卡钉在双层反射膜上使用的情况。
地暖安装完工后成品保护注意事项
施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标注盘管和加热电缆的实际铺设情况和传感器埋设点;
潮湿房间回填层养护周期满后,应做二次防水层;
地面施工时,不得剔、凿、割、钻和钉填充层,不得向填充层内嵌人任何物件;
石材、瓷砖在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界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木地板铺设时,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
回填层养护周期满后,方可开启地暖加热,提前开启地暖容易导致地面开裂;
采暖热源多为壁挂炉和热泵,安装时应由经过培训的安装人员操作,壁挂炉应注意烟道的安装,经济条件允许可选用更节能的冷凝壁挂炉或热泵;
水地暖应每隔3-4个采暖季清洗维护一次,并加保护剂等;
地暖使用费和地暖系统设计、地暖保温层好坏以及建筑外围护结构(门窗、外墙)节能性有关系。
电地热的使用事项:1、地暖安装完毕一天后再逐渐加温,在升温前务必保持地面干净干燥,以防止地板因升温过快发生开裂扭曲。 2、刚开始使用或长久未开启使用地暖时,应先设定为较低温度,杭州地暖安装,然后缓慢升温,使木地板逐渐适应温度升温。若加温过快,有可能造成木地板受热过快,产生不稳定扭曲开裂变化,影响木地板使用寿命。 3、在地热采暖的木地板上尽可能不作固定装饰或安放无腿的家具,防止局部散热不通畅,热量闷在木地板处,易产生1地板因受热不均变形。
地暖是每平方产生一定的热量,主要是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播出去,而能否吸收多少热量就要看被辐射物体的黑度值了,在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个概念:黑体。黑体就是一个只进不出的貔貅,所有的热辐射只到黑体上,就是没有回射的,黑体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我们把黑体的黑度值称为1,而玻璃是多少呢?玻璃是0.94,相当于就是一个黑体,所以当有业主家里装了地暖,又装了大面积落地玻璃的时候,如果你关着窗户,就相当于你所有射到玻璃上的热辐射是直接射到房间外面去了,但是要知道我们地暖的主要传热方式就是热辐射,所以换句话说就是,从热辐射的角度上来说,就相当于窗户就是黑洞,他会吸收地暖的很大热量。
目前市面上的地暖主要有三类:电地暖、水暖、空气能地暖。
1、电地暖:这种取暖方式,主要在地面铺设发热电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地暖,环保,安全。
2、水地暖:这种取暖方式是目前普遍的,通过在地面上铺设水管,燃气热水器加热,将热水送往各个空间,从而达到采暖的目的。这种地暖技术成熟,取暖成本低
3、空气能地暖:地面也是铺设水管,但是加热方式不是通过热水器加热,而是通过空气能主机(热泵)进行加热。它会吸收空气中细微的热能,将水加热,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节能环保,取暖成本是的。但是前期安装成本很高,系统复杂不易维护,在北方寒冷的冬天,热效率可能会低,因此不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