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斗彩瓷器从景德镇龙珠阁御厂地层出土的遗存器物考察来看,成窑斗彩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晚期成就高。而从遗址断层出土堆积物可知,其高质精美之器,即被历朝所称赞的成窑佳器,主要是指成化十七年至二十三年之间烧制的斗彩和青花瓷。这一时期的成窑斗彩,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成化斗彩瓷明显的工艺特征是继承和发扬了宣德时期五彩瓷的工艺,只是成化斗彩在宣德五彩的基础上更加善于运用青花的配比和釉下青花的勾勒,再施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彩料,以纹饰新颖,色彩淡雅艳丽而名重于世。由于斗彩瓷历来是古代宫廷珍玩,十分名贵,所以历来被收藏界视为珍品,尤其明代成化斗彩。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时,一双成化斗彩酒杯已价值百金,特别是斗彩鸡缸杯,清朱琰《陶说》载;“成窑以五彩为,酒杯以鸡缸为,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价值十贯”。在明代当时已贵重,可见成化斗彩历来被世人所追捧。
斗彩瓷器被炒得火热的一次可能就是刘益谦拍得的那件鸡缸杯了,斗彩瓷器的地位一直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各大拍卖会均有出现,真正到带的明代斗彩可谓少之又少。
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颜六色鱼藻纹盖罐,较为有目共睹。
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万历五颜六色龙纹出戟花觚以474.25万港元成交。
2003年香港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成化斗彩盘以434万元被一位内地藏家竞得。
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颜六色荷塘鸳鸯图蒜头瓶以428.24万元成交。2006年,北京诚轩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颜六色人物小盖罐以121万元成交。
此斗彩鸡缸杯表面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母鸡图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用笔自然,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画面上的雄鸡昂首啼鸣,雌鸡低头觅食,三只雏鸡振翅追逐其后,雄鸡、雌鸡、雏鸡各具神态,观其形仿佛能闻其声。
史书记载,斗彩鸡缸杯为成化皇帝年明宪宗朱见深使用的酒杯,由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所谓的“斗彩”是指彩瓷彩绘上的一种工艺,先用青花在坯体上描绘图案轮廓。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来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后成型。
由于彩绘的方式分为釉上、釉下两部分,有拼斗之意,故曰“斗彩”。由于是皇帝御用用品,成品率极低。当时上品被送到宫内,次品则被销毁,故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就这样关于斗彩鸡缸杯珍贵程度的描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
早在明万历皇帝的《明实录·神宗实录》中,就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的记载。到了清朝,斗彩鸡缸杯依旧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以陶器而得玉之上价,其贵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