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自养反硝化的工艺控制难点
1.负荷较高的条件下出水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SO42-,在硫酸盐还原菌(SRB)存在时会释放H2S气体,不仅造成排水管道的腐蚀,其恶臭、毒性还将带来二次污染问题。
2.利用硫化物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工艺,系统中的微生物可能受到硫化物的毒性抑制作用,导致处理效率不高,处理能力下降。因此,启动期的污泥驯化非常重要,需要不断提高微生物对于硫化物毒性的耐受能力,才能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中产生了H+,导致pH降低,但脱氮硫杆菌自养反硝化过程的佳pH为6.8~7。因此环境中需要有一定的碱度,与产生的H+发生反应以便维持中性环境。此外,自养反硝化过程需要无机碳合成细菌细胞,故加入石灰石,既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无机碳,又维持了pH中性环境。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分子式为CaCO3,分子量为100.09,熔点为1339℃,相对密度为2.93g/cm3。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放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反应。几乎不溶于水,可和酸性液体会发生中和反应。碳酸钙经过高温灼烧可生成氧化钙,分子式为CaO。氧化钙吸收水分后生成氢氧化钙,分子式为Ca(OH)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碳酸钙在有水分存在时呈弱碱性,能和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碳酸钙在有二氧化碳和水存在的情况下水解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石灰石投入酸性溶液中会发生一定的中和反应,使得一部分钙离子以游离的形式进入溶液。当溶液中存在硫酸根时会生成硫酸钙沉淀,去除硫酸根污染。
硫自养反硝化工艺的优势
依据S/Fe 自养反硝化原理,研发出自养反硝化滤料,实现了协同自养反硝化去除硝酸盐氮及磷酸盐的技术,形成一套更高出水标准和低消耗的保障工艺。 通过滤料的复配和筛选(S/Fe比例、直径等),降低硫酸盐生成量和使其适用更宽泛的pH空间,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1、使用滤料替代碳源投加,避免药剂燃爆风险。
2、避免传统碳源投加过量导致的穿透现象,杜绝出水COD升高的问题。
3、滤料消耗费用小于碳源投加费用。
4、污泥产率低,降低反冲洗周期,每周反洗1-2次。
5、具备一定的同步脱氮除磷能力。
6、无需曝气,节省占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