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南部的弗莱堡是当今的生态城市,10多年前,弗莱堡提出了建生态城市的规划,拆除城市所有的硬化地面(公路除外),代之以多种形式的透水地面。结果使得弗莱堡的地下水位逐渐回升,植被能完全脱离人工浇灌而郁郁葱葱。由于透水地面能通透"地气",因而使地面夏天凉爽,冬天暖和,雨季透水,冬季化雪(不结冰),吸附粉尘减少扬尘污染,大大提高了居住的舒适程度。
透水混凝土路基技术要求
1、路基密实、均匀、稳定。
2、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宜不小于200MPa。
3、土质路基压实度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不低于90%。4、若路基土为不透水的粘土时,可将路床底一定深度内的土基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可根据换填材料的渗透系数、降雨强度等计算确定。
5、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较高,路基处于潮湿状态时,或者路基为透水性差的粘土或亚粘土时,可加设隔离层,将面层渗透的雨水进行收集或将其排至路基以外。
6、考虑到原有人行道板砖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垫层,为减少破碎、换土的工作量,可采用钻孔或开槽的方法,提高基层的透水性。
7、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符合设计要求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其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8、路基用压实,如发现过干、表面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9、路基表面上的低洼或坑洞,应仔细填补压实,搓板、辙槽处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
透水混凝土地坪具有和普通混凝土所不同的特点:容量小、水的毛细现象不显著、透水性大,水泥用量少、施工简单等,因此这种新型的生态建筑材料的优势性不断为人所知,并在道路、
市政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它能够增加渗入地表的雨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而且色彩缤纷,景观融合,是城市环境建设更加和谐。
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各步骤注意事项如下:
1、材料组成:透水混凝土胶结剂、碎石、水组成。
2、三种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比:(按质量计) 水:水泥:胶结剂:碎石=113:310:100:1520
3、搅拌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须专人负责物料的配比。
(2)严格控制水灰比,即控制水的加入量,水在搅拌中分2-3次加水,不允许一次性加入。
(3)为使物料搅拌均匀,适当延长机械搅拌时间,但不宜过长。
4、运输
透水混凝土属于干性混凝土料,其初凝快,一般根据气候条件控制混合物的运输时间,运输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运输过程中不要停留,手推车平稳。
5、摊铺、浇筑成型
透水混凝土属于干性混凝土料,其初凝快,摊铺及时。对于人行道面,大面积施工采用分块隔仓式进行摊铺物料,其松铺系数为1.1。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工作面上,用括尺找准平整度和控制一定的泛水度,然后平板振动器或人工捣实。捣实不宜采用高频振动器。后用抹合拍平。抹合不能明水。
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砼的必在优势:
1,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现状,降低热岛温度,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2,其高透水性,能补充地下水,提高泥土的湿度,维护土壤生态平衡;
3,减少路面积水问题,有效降低路面反光,提高人们与车辆出行的舒适性及安全性,促进交通秩序的和谐;
4,通透“地气”,利用地面冬暖夏凉的原理,夏天散热,冬天路面不结冰,高抗冻;
5,多孔的结构能吸附粉尘,减少扬尘污染;防滑降噪,净化道路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绿意,美化环境;
6,能设计出各种艺术造型,图案,充分体现设计师的创意理念,赋予地面艺术风彩;
7,施工快捷,工艺简单易懂,使用年限久,不脱落,不褪色。
透水地坪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业界的关注,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混凝土也因此一直被认为是破坏自然的元凶,但只要使连续空隙得以形成,就能创造与自然环境的衔接点。
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透水地坪对于改善和恢复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是一种创造性的材料,使人类生活与大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