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法:
由碳酸钙(石灰石)与盐酸作用而得。
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以上步骤完成后再加热至260摄氏度,蒸发脱水 。
含量分析
取试样约1.5g(如系无水氯化钙则取试样约1g),准确称重,移入一250mL容量瓶中,用100mL水和5mL稀盐酸试液(TS-117)的混合液使之溶解,再用水定容后混合。取此溶液50.0mL放入一适当容器中,加水50mL,在搅拌下(好用机械搅拌)从一50mL滴定管中加入0.05mol/L的EDTA二钠液约30mL,然后加15mL氢氧化钠试液(TS-224)和羟基萘酚蓝指示剂300mg,并继续滴定至产生蓝色为止。每毫升0.05 mol/L的EDTA二钠液相当于CaCl2·2H2O 7.551mg。如系无水氯化钙,则每毫升0.05mol/L的EDTA二钠液相当于CaCl25.550mg
氯化钙溶液能诱导肌动蛋白单体发生聚合,且肌动蛋白单体开始发生聚合的临界浓度与氯化钙溶液的浓度呈反曲函数关系。肌动蛋白受诱导聚合的具体机理与钙离子和蛋白多个特定部位的结合有关
在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中,可以使用氯化钙增加受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质粒更容易地导入,这个方法是由斯坦福大学的遗传学家斯坦利·诺曼·科恩在1972年研究大肠杆菌时发现的。
氯化钙因能使湿润的肌肤脱水而具有刺激性,固体的无水氯化钙溶解时大量放热,如被不慎摄入可致口腔和食道烧伤。摄入氯化钙的浓溶液或固体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或溃疡
FDA,§184.1193(2000):焙烤食品、乳制品0.3%;无醇饮料及饮料原浆10.22 %;干酪、加工水果和果汁、肉汁和沙司0.2%;咖啡和茶0.3294;糖食制品类0.4%;果酱和果冻0.1%;肉类制品0.25%;植物蛋白制品2.0%;加工蔬菜汁0.4%;其他食品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