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钢管是一种、的钢管,主要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设备等领域。精密钢管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内外壁无明显的毛刺和氧化层,能够满足的加工和装配要求。精密钢管通常采用冷拔(冷轧)工艺制造,通过冷加工使得钢管的尺寸和形状更加,同时也提高了钢管的强度和硬度。精密钢管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冷拔精密钢管的加工工艺来源 冷拔钢管以热轧钢卷作为生产原材料,在经过一系列的酸洗之后,去除了钢卷表面的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成品为轧硬卷,经过连续冷却变形后形成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和硬度加强,韧塑指标降低,但是冲压性能降低,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轧硬卷可用于热镀锌厂地原料,在热镀锌机组设置有退火线。
化学成分检验 5.1、按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供应的国产无缝管,如10、15、20、25、30、35、40、45和50号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699-88的规定。进口无缝管按合同规定的有关标准检验。09MnV、16Mn、15MnV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1591-79的规定。 5.2、具体分析方法参照GB223-8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有关部分。 5.3、分析偏差参照GB222-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折叠物理性能 6.1、按机构性能供应的国产无缝管,普通碳素钢按GB/T700-88的甲类钢制造(但含硫量不超过0.050%和含磷量不超过0.045%),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8162-2008表内所规定的数值。 6.2、按水压试验供应的国产无缝管标准所规定的水压试验。 6.3、进口无缝管的物理性能检验按合同规定的有关标准进行。 折叠进出口情况 7.1、一般无缝管进口量很大。主要进口国家是德国和日本。欧洲国家如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士、法国、西班牙、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都有进口。还有少量从南美的阿根廷、墨西哥等国进口。
根据我国用货单位的不同要求,进口无缝管规格多达100多种,常见的规格有15922mm、1595mm、15918mm。114.38mm、114.310mm、114.313mm。长度一般为5~8m或4~7m不等。主要是热轧碳结构,及ST65。进口规格直径小的为305mm,大的47813mm。 7.3、从法国和西班牙曾进口少量直径较小而壁薄的无缝管,如183mm,223mm、26.93mm等。执行德国曼内斯曼钢管厂的一般规则。 7.4、从匈牙利和日本进口的无缝管,常参照DIN2448、DIN1629。 7.5、在进口索赔案例中,进口无缝管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化学成分不合格、压扁试验发生劈裂、抗拉强度低、出现严重锈蚀及凹坑等。 折叠包装标准 按GB2102-88规定。钢管包装分三种:捆扎、装箱、涂油捆扎或涂油装箱。
使用DIN系列黑色磷化精密无缝钢管工序: 购买 入仓 领DIN管上船安装 安装完毕投入使用 结论:时间完成任务,简单、快捷、省工、省时、省料就是省钱! 与DIN系列精密光亮无缝钢管相配套的连接管件是卡套式管接头,这种管接头结构简单,性能良好,体积小,重量轻,配管作业容易,拆卸方便,能承受较大的振动和冲击,起到防松作用,工作压力为16-40Mpa,是液压系统中较为理想的管路连接件。 折叠编辑本段使用寿命 工程机械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与液压精密钢管系统的污染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工程机械液压精密钢管系统的故障大约有70%是由于液压系统的污染引起的,其中由固体颗粒污染物引起的液压系统故障占总污染故障的60%~~70%. 液压系统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整个液压精密钢管系统的工作好坏.液压系统当前面临需要克服的难题是如何有效地降低和控制系统的污染,以确保各种液压精密钢管元件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合理分析和有效控制液压系统的污染是确保工程机械液压精密钢管系统正常工作并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精密冷拔无缝钢管经黑色或灰色磷化工艺处理,并对磷化后的钢管进行封闭及防锈处理而制成的精密液压无缝钢管。 本钢管内外表面形成致密的磷化层,再经防锈处理后有效防止钢管氧化,所以钢管的防锈性能,同时由于钢管表面磷化后形成的微孔磷化膜(层),可以强有力将油漆吸附在钢管表面,有效防止油漆脱落的现象,对于用在野外作业的环境中是理想的产品。 使用本钢管时建议用户在钢管弯曲完毕后做清洗,比如用海绵利用压缩空气进行通过式清洗的方法,当然液压系统正常运行前的系统预清洗也是必要的步骤。 液压系统中使用的钢管主要为不锈钢无缝管和普通无缝钢管,不锈钢无缝管虽然有着的机械性能,但由于价格昂贵,精度低,未能得到普遍使用。而普通无缝钢管虽然使用普遍,但其机械性能较差,精度较低,使用之前通常要经过一系列的焊接、试装、酸洗、碱洗、水洗、长时间串油、试漏,工序复杂、费时、费材不可靠,且始终未能清除管内残留物,成为整个液压系统随时发生故障的隐患。椐统计,液压系统中有70%的故障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