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提出生产“瓷”的建议,在周恩来主持下,“国家用瓷”很快成立,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由主持的次国家瓷器烧造。很快,我国个国营瓷厂成立,这就是的“瓷厂”,它的前身是清代御窑厂和江西瓷业总公司,所以说“567瓷”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在人才、技术水平、科研创新上,都达到了全国瓷器生产的高水平。
“567瓷”属于特殊年代下的产物,它的存在与时代挂钩,也与当时的文化环境紧密关联。“567瓷”可以称作是新中国陶瓷上的历史文献,这一时间段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等。因此,瓷器制作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着历史进程,题材上大多表现当时特的社会面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当代官窑”。
潘匋宇(1887-1926年),字鼎钧,外号澹湖外史,画室名“古欢斋”,江西鄱阳人。曾任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国画教师。作画清淡雅丽,花鸟、人物均重神韵,从不刻意求“工”,是民国初年粉彩奠基人。“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程意亭、汪野亭均出自潘氏门下。
张志汤(1893-1971年),画室名“亦陶斋”,江西婺源人。1935年入浮梁陶瓷职业学校任教师,1945年在江西省立陶专工作,解放后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桃李满天下。张氏山水画笔法工整,构图严谨,宋元名画风采,尤善画骏马,形象逼真生动,花卉画千姿百态。
刘仲卿(1889-1969年)字锡祖,江西莲塘人。9岁学画,青年时临摹了故宫大量名画,奠定了扎实功底,中年后专攻粉彩花鸟、虫草,自创一套特的点线技法,使画面流畅自然,细腻生动。花卉、蝴蝶为,颇具雍正时期粉彩之风格。
余翰青(1902-1987年),名达,外号傅芳居士,晚年称拙翁,画室名“清平画室”,江西乐平县人。十多岁到景德镇,拜陶瓷花鸟名家陈德明门下学艺,特别注重写生,采花扑蝶,收集标本,收藏历代名人画稿,对诗文、金石、书法更是悉心研究。他的陶瓷作品以工整典雅、精细缜宻见称,能自画自填色自题诗,融诗、书、画、印于一体,自成一家。晚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