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上浑厚、庄重——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的太师椅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
罗汉床又叫“罗汉榻”,是左右和后面装有屏板但不带立柱顶架的一种床榻,是中国古代用以休息和待客的家具。罗汉床由汉代的榻演变而来,其形制有大小之分,通常把较大的叫“床”,较小的叫“榻”,亦可说用在寝室供卧者曰“床”,用在客厅待客者则曰“榻”。大罗汉床可坐可卧,一般正中放一炕几,两边铺设坐褥、隐枕,榻前常置榻凳或踏几,放在厅堂待客,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沙发。床上的炕几既可凭依,又可放置杯盘茶具,犹如现代的茶几。
在造型上,明式罗汉床大多严格遵守轴对称的法则,在选材时尽力使左右两腿及围子等的纹理一致,以达到左右对称,即使不是的对称,也力求达到整体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