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锂、钴、镍、锰、铁等金属资源是锂电池正极主要的原材料,主要的生产企业包括西藏矿业、天齐锂业等,上游涉及多种设备的供应厂商数量较多,代表企业有赢合科技、先导智能等。另外,导电剂、粘合剂等辅材也是锂电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代表企业有上海汇普工业与三爱富等;在中游,当升科技、容百科技与厦钨新能等是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下游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中,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3C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均有布局,市场份额较大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但稳定。目前全球三元材料产能主要位于中国、韩国、日本。其中,2021 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占全球三元材料出货量的比例为58.77%,占比超过一半,产品以NCM为主,日本三元材料以NCA为主,韩国则兼有NCM和NCA。2021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分别为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天津巴莫,各自市占率差距较小,未出现的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磷酸铁锂扩产规模已达到800万吨,三元材料扩产规模接近180万吨,正极材料合计扩产规模达到98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扩产周期相对较短,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扩产周期在6-10个月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需求的加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将不断加大自身产能投建,寻找合适标的进行投资扩产。根据产业π统计,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162.65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417.75万吨
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产能扩建相对容易,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扩产时间(产线建设时间)约为1-1.5年,不存在产能投产的核心限制因素。外加三元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是确定的趋势之一,市场对上游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未来仍会持续增加,为满足下游电池企业需求,头部材料企业将更倾向到贴近客户、贴近资源或要素成本较低的地区扩产。2022年,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97.66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195.91万吨。
国内锂资源企业产能方面,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紫金矿业、盐湖股份等公司锂资源储量较大,赣锋锂业目前拥有碳酸锂产能4.3万吨,公司已通过参股或签订包销协议的形式锁定全球大量锂资源,如锂辉石项目:MountMarion、PilbaraPilgangoora、AVZManono、Goulamina等;盐湖卤水项目:Cauchari-Olaroz、Mariana;锂黏土项目Sonora等,2022年权益储量为3418.9万吨
镍资源较为匮乏,对外依存度高
受资金博弈等因素影响,镍价曾出现过一轮疯涨。3月7日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镍价大涨超70%,8日盘中大涨幅一度超。目前看来,镍价的极端行情已经有了结束的迹象
硫酸镍厂商产能方面,金川集团15.5万吨;格林美9万吨;广西银亿6万吨;宁波长江新能源5万吨;吉恩镍业4万吨;华友钴业3万吨;江门长优2.7万吨;广德环保2万吨。
四、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是正极材料发展方向
随着下游对锂电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正极材料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的两条技术路径为明确,磷酸锰铁锂电池预计明年开始商业应用,高镍三元在三元电池中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