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征收怎么核定?随着各地个政策的收紧,个体户征收标准成了热门话题。
1:核定征收的目的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目的是确定企业纳税义务人应纳税款的数额。核定征收工作是在企业纳税义务人提供的纳税申报数据、财务资料和税务机关核实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的。
2: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程序
个体户核定征收的程序包括三个步骤:1.确定征收目的:个体户需要核定征收的目的是否符合规定。2.确定征收的数额:个体户需要确定征收的数额是否符合规定。3.确定征收的方式:个体户需要确定征收的方式是否符合规定。
3:个体户核定征收数额
A:根据纳税人自行申报的纳税收入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其每年应纳税额;B: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其纳税能力进行评估;C:根据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和应纳税额,制定个体户的分年度纳税计划;D:根据个体户分年度纳税计划,逐月对其进行纳税监督。
用一组数据说明一下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区别。有两家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均为300万元。其中,一家个体户所得税采用查账征收,在所得税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为210万元。另外一家个体户所得税采用的是核定征收,核定的应税所得率为10%。我们来分别计算一下这两家个体户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查账征收方式计算的所得税=300万元-210*35%-6.55万元=24.95万元。
核定征收方式计算的个人所得税=300*10%*30%-4.05万元=4.95万元。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由于计税依据的不同,其计算和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是不同的,且不同的征收方式对企业的的会计核算和管理要求均有差别。
什么是经营所得?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令第707号)第六条第(五)
1. 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资企业投资人、合伙 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 所得;
2. 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 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 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通常情况下
有工商和税务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个人资企业、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按照经营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