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是指用于加工、生产、包装、存储、运输、销售、使用食品过程中与食品能够接触到的材料及其制品,或间接接触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
日常生活中,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产品随处可见,在使用过程中,不合格的产品中有毒害化学物质会转移至食品中,间接被人体摄入,食品接触材料产品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
产品列举
饮食餐具:刀、叉、碗、筷、勺、杯、碟、饭盒等;
厨房用具:锅、铲、砧板、盆、水壶、压蒜器、切苹果器、削皮器、切丝器、脱水器等;
厨房家电:电饭煲、烤炉、咖啡机、榨汁机、搅拌机、电水壶、微波炉、光波炉等;
食品包材:保鲜袋、包装盒、保鲜盒、大小储物罐、储物桶、调料瓶、密封罐、真空袋、一次性丁腈手套、一次性餐具等;
婴幼儿用品:婴幼儿奶瓶、奶嘴、婴幼儿餐具、饮水杯等。
测试项目
中国:感官、特定迁移量、总迁移量、大使用量、残留量、大残留量、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镉迁移量、铬迁移量、镍迁移量、铅迁移量、砷迁移量、锑迁移量、锌迁移量、1,3-丁二烯迁移量、2,4,6-三氨基-1,3,5-三嗪(三聚氰胺)迁移量、苯乙烯和乙苯、己内酰胺和己内酰胺盐迁移量、醋酸乙烯酯迁移量、对苯二甲酸迁移量、二氨基甲苯、氯乙烯的测定和迁移量、多氯联苯、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迁移量、乙二醇迁移量、二甘醇迁移量、游离酚和游离酚迁移量、荧光增白剂、甲醛迁移量、含水率、溶剂残留量、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迁移量、二氯甲烷可溶性物、大迁移量(水、正庚烷、8%乙醇)、氯仿可溶提取物、提取物、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高锰酸钾消耗量、干燥失重、树脂中挥发物、树脂中提取物、灼烧残渣、脱色试验。
金属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重金属溶出量测试(4%乙酸)、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锑(Sb)、锌(Zn)等。
橡胶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联苯胺、萘胺、间甲苯二胺、氯苯胺、苯基萘基胺、丙烯腈、氯丁二烯等。
玻璃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重金属溶出量测试(4%乙酸)、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锑(Sb)、锌(Zn)等。
竹木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项目
五氯苯酚(PCP)、甲醛溶出量、有机涂层的全迁移、砷含量、铅含量、二氧化硫含量、邻苯基苯酚、噻苯咪唑、联苯以及抑霉唑的含量等。
企业解决方案
1、学习出口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及标准要求,及时关注出口国标准新要求;
2、严格按照出口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标准要求,加强研发、采购、生产等流程管控;
3、对产品测试前,应提前咨询机构,了解产品的特性和标准对应要求,如有不符合的地方及时整改,措施如下;
a、对产品进行分解,把与食品接触的部件/材料择出另列,对于塑料或者金属要显示具体的种类。
b、针对不同的部件和材料,确定出口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包括需测试的项目、对材料的其他要求等。
c、在产品生产中,对以上食品接触的部件/材料应着重控制,包括对供应商材料/部件质量的严格要求,对生产中原辅料使用的控制,对工艺过程的控制(如涉及到电镀、喷涂、硫化、粘合、清洗、印刷、焊接、加热等工艺要防止污染或残留)等。
检测目的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材料的安全性、卫生质量和符合性,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释放出有害物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检测范围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的范围广泛,涵盖了塑料、金属、玻璃、陶瓷、纸张等多种类型的材料。这些材料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直接或间接地与食品接触,因此其安全性和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