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垫的原理和分类,防撞垫种类很多 ,按照防撞原理,可分为动能原理和动量守恒原理两大类。动能原理防撞垫是通过设置在防撞物前的可破坏的或产生塑性变形的材料或结构, 通过缓冲或吸能从而吸收行驶车辆的动能, 这种结构需刚性支撑或阻挡, 使吸能材料或结构产生变形以减少对车辆的撞击力。另一种是按照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设置在防撞物体前的一些装砂、装水容器转移失控车辆的动量, 起到缓冲作用的结构。这种结构施工机动性强, 应用较为方便。
![](http://oss.huangye88.net/live/user/3253725/1594007707020689100-0.jpg@750w_750h_90Q)
防撞垫的结构,动能原理防撞垫一般由端头、 吸能材料、 两侧护梁, 横隔板和后背支撑组成, 车辆碰撞防撞垫后, 通过端头部分的变形、 吸能材料来吸收碰撞车辆的能量, 后背支撑用来抵抗车辆的冲力。吸能材料一般是泡沫材料或橡胶材料, 这种原理的防撞垫对于车辆的正面和侧面碰撞均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和导向作用, 并且该系统在被碰撞后, 主要部件均可重复使用, 维修方便快捷且费用低。
动量守恒原理一般是由不同质量的填砂或装水防撞筒(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 车辆冲撞防撞垫后, 车辆的动量依次传递给防撞筒, 使车辆和防撞筒的速度依次降低, 后使车辆的速度降到15km/h以下 。防撞垫的设计,防撞垫在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因素:因防撞垫暴露于外界环境中 , 因此, 其材料要满足耐高低温 , 耐腐蚀等要求。
防撞垫要设计成碰撞中没有碎片飞出, 在正面、侧面的碰撞试验后, 防撞垫产生的碎片要保留在防撞垫中, 不能对碰撞车辆、周围的行人及其他车辆产生伤害。车辆碰撞防撞垫后, 司机的加速度要小于12g , 后 10ms 的平均加速度要小于 20g , 并且在失控车辆撞到防撞垫后 , 车辆不能穿越防撞垫 ;也不能反弹, 进入相邻的行驶车道, 以免和后面来车相撞,发生二次事故。
例如驶出高速公路的三角地带, 分离式立交的桥墩, 桥梁护栏端头和波形梁护栏起点等;传统的钢质和混凝土防撞设施在发生事故时, 常常会给事故车辆和司乘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并且不易及时修复,影响交通流的畅通, 这些危险地带应设防撞垫。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保护但无法设置波形梁护栏或设置不经济, 这些地方也可设置防撞垫。
虽然防撞垫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但我国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却很少, 主要由于我国新建道路很多是实行一路一公司的管理, 我国高速公路很多是贷款修建的, 因此, 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收费还贷, 由于防撞垫系统对于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又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技术法规对防撞垫设置进行规定, 因此, 管理单位对增设防撞垫系统积极性不高, 所以建议国家从制度和技术法规上进行规定,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政治意义, 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高速公路进行试点, 另外也要增进在这方面的研究。当然, 由于建设资金限制,是修建更多的路还是增进已有的公路的安全情况, 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新型防撞垫结构的提出防撞垫应同时具有正碰压缩吸能功能和侧碰阻挡导向功能,为了实现侧碰时的阻挡导向功能,防撞垫侧面设置导向板,增强防撞垫侧向刚度; 底部设置导向滑轨,控制防撞垫在车辆碰撞后可沿着一定轨迹移动,同时防止偏离太远对正常运行车辆造成干扰; 为了实现正碰时压缩吸能功能,防撞垫设置成多节结构,每节内部设置吸能桶,减少瞬时碰撞对小客车以及乘员的伤害程度; 同时导向板设置滑槽,使其在受到正面撞时可顺利压缩。
根据事故形态和国内外相关规范确定非导向防撞垫安全评价标准为:防撞能力.车辆碰撞时,应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使车辆停车;防撞垫或护栏端部不得侵入车体;防撞垫脱离部件和碎片不得大面积侵入相邻车道;缓冲能力.乘员碰撞后车体重心X,Y,Z三方向加速度均不得大于20g.其中:X方向指行车方向;Y方向指车宽方向;Z方向指车高方向;车辆姿态.车辆不得横转、翻车,不得骑跨护栏端部.
本公司,是一家以主营可导向防撞垫企业。山西格拉瑞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路桥交通安全设施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生产厂家,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拥有现代化管理体系,拥有一大批管理人才,严把质量关,并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出合理的价格。主要产品有可导向防撞垫系列(高速公路防撞垫,TS级可导向防撞垫,TA级可导向防撞垫,TB级可导向防撞垫),预应力活动护栏(钢管预应力索式防撞活动护栏,SB级双横梁护栏,AM级组合型防撞护栏,活动式钢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