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管为2m长、直径为25mm的聚乙烯PE管,下端1m长范围内钻Ф5mm梅花形孔(间距100 mm),钻孔的部位及管的下端包尼龙窗纱二层,用12号铁丝将尼龙窗纱绕紧,上端用聚乙烯PE管连接管与水泵连接。
井点抽水用CPM158离心泵,每两个井点共用一台水泵。CPM158离心泵是一种家用水泵。它由微电机、离心泵和的特殊机械密封组成,具有重量轻、耗电省、操作和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其性能参数见下表:
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本工程主馆基坑井点采用环形井点,平台区沿湖侧采用单排井点,井点管距坑壁不大于 0.50m,井点的间距为1.5m,埋深1.5m。应采用挡水作用的支护结构,如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砼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并尽可能把降水井点立管埋设在支护墙的内侧(基坑一侧),井点管的深度应浅于支护的深度。(注:本工程就是采用双轴搅拌桩支护兼止水帷幕(桩长8 m)结合人工冲孔轻型井点降水、边坡按照1:1.25放坡挂网喷浆的施工工艺。)
成孔后将井点管插入井孔,使井点管露出地面500mm,然后沿井孔壁与井点管之间倒入粒径5-15mm瓜子片,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粗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
井点使用时,应保持离心式自吸泵连续不间断抽水。一般连续抽水3d~5d后,基坑形成地下降水漏斗,地下水位降落、基本趋于稳定,即可进行基础和地下构筑物的施工。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有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井点管选用Φ60×5长6.0m无缝钢管。管下端配2.0m滤管,滤管选用与井点管同直径钢管,井点管和滤管之间衔接钢制管箍,与集水总管衔接用耐压胶管,滤管钻梅花孔,直径5mm,距15mm,外包尼龙网(100目)五层,钢丝网二层,外缠20#镀锌铁丝,距离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