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混凝土中的“延展性”指的是其在承受荷载时能够发生较大变形而不破坏、不出现裂缝的能力;而“塑性”则是指其在承受荷载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而不破坏。这些特性使得高延性混凝土在地震等极端环境下具有的抗震能力。
高延性混凝土的水泥石胶凝体含量较低,因此其拌和性和施工性能较好,易于施工。在施工天,应将需施工的墙面浇水湿润,以施工前基层的湿润。在拌制时,需要先将部分水和母料混合均匀,再加入纤维和其他材料,后搅拌至纤维全部分散且无结块。
作用:
增强抗震性能: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高延展性混凝土能够减少建筑物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减少裂缝发生:在施工过程中,高延展性混凝土能够减小混凝土的开裂和裂缝的发生和传播,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应用:
桥梁工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主桥南北主塔身采用了高延展性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以增强其承载能力。
隧道工程:南京长江隧道、山东胶州湾隧道等工程中也有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工程: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大楼结构采用了高延展性混凝土,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海洋工程:在中国南海北部钻井平台的主体结构中也有采用。
高延展性混凝土,又称高延性混凝土、高延性纤维混凝土或可弯曲混凝土,是一种以水泥、细骨料、高延性添加剂(如纤维增强材料等)为主要成分,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混凝土材料。其显著的特点是具备高延展性和高强度,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较大变形而不易破坏,从而显著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应用场景
抗震工程:在地震易发地区,高延展性混凝土因其的抗震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和新建工程中。
道路工程:高延展性混凝土的高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使其成为道路路面铺设的理想材料,能够显著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桥梁工程: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对材料性能有着的要求。高延展性混凝土因其能够吸收较大的变形而不断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的建造和维护中。
工业建筑:在工业建筑中,高延展性混凝土因其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而被用于屋面、地面等结构部位的加固和修复。
高延展性混凝土以其特的性能优势在多个工程领域展现出了的潜力和价值。它不仅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还能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筑结构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延展性混凝土必将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高延性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建筑结构、桥梁、隧道、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在地震区域,高延性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在海洋工程中,高延性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抵抗海水的侵蚀和冲击,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高延性混凝土又称“可弯曲的混凝土”,以水泥、石英砂等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延性、高耐损伤能力、高耐久性、高强度(抗压、抗拉)、良好的裂缝控制能力。
性能特点:
可显著提高砌体墙的开裂荷载和开裂以后的后继承载力;
可显著提高砖墙及砖柱的竖向承载力及耐损伤能力;
面层能有效约束墙体,改善砌体墙的脆性特征,有效提高砖墙的变形性能。
可用于砌体结构的静力加固及中高烈度的抗震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