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南海县佛山镇。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
黄飞鸿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中医。
洪拳的基本拳法,以步进退成工字形,故名工字伏虎拳。相传此拳源出少林寺,工字伏虎拳初少林毁于火,至善禅师避难到广州海幢寺,至善恐少林绝技失传,便于寺内授徒传艺,陆阿采为其首徒,得工字伏虎拳秘传,后传于黄泰,泰传黄麒英,麒英传子黄飞鸿。又由黄飞鸿将其发扬,传于梁宽、林世荣、陆正刚、陈殿标等。工字伏虎拳腰马稳健,桥手刚劲,法门紧密,进退有规。恒久练习,不必站马而腰马自坚,不必打椿而桥手自劲,是学习其它拳术、器械的基础。
因此,凡入黄飞鸿门下者,必先习此拳以稳健腰马,坚劲桥手,正确步法。
练武术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能够增强体质,培养一定的素养。在生活中还可以当做防身的本领,遇到敌人袭击时能保护自己和他人。武术的健体作用不言面喻,其武术动作的踢腿、马步、弓步、手臂动作的冲拳、推掌等动作,可使幼儿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强,肌健、柔韧、肌肉的弹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幼儿的体力和柔韧性。
练习武术,可给大脑许多良好的刺激,武术的练习中,不单是骨骼肌肉的发达,更是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右脑功能的综合发挥,因此非常有利发展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等右脑功能,提高了其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杭易德洪拳教学内容
1,基本功
基本马步 铁牛耕地 单脚蹲起 石担功 舞狮
2,拳术套路
工字伏虎拳 虎鹤双形拳 五形拳 铁线拳
3,器械套路
形月单刀 子母双刀 青龙偃月刀 标龙棍 五郎八卦棍(枪)
木人桩 牛骨扇 大 扒 达摩剑
4,对 练
对拆套路拳 黏桥 双刀对樱枪 棍术对拆 擒拿
5,实战训练
实战洪拳散手训练
实战洪拳散打训练
6,功 法
龙爪功 立运腿功 太极易筋功 真气运行法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