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体修心
武术始终让个体的心身处于不断的协调配合当中,并适当加以外在的压力进行艰苦的训练,达到与常人不一般的体质特征。如有力,强健,有毅力等。练习武术的核心就是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讲武德。
2、治安防身
从古至今,武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家人甚至我们的国家安危。
通过智慧和力量的组合,可以完成特殊的除暴安良的防身任务。不仅可以有效治服坏人坏事的发展,还可以保全自己不受侵害。
3、娱乐审美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法制社会的健全,靠武力解决问题或者显示能耐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对审美的需要日渐增强。
武术由于非常协调的系统动作,敏捷的反应,舒展的架式等诸多审美要素,越来越多的人把武术作为一种艺术搬上舞台,向广大观众展示人体所特有的动作韵律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要的增强,武术作为休闲娱乐节目会更加深入地走进消费圈中,为武术的原本定义带来时代的和质的变化。这可能是武术先祖所没有想到,也不能理解的。
4.学武术对青壮年而言
不止是健身功能,还是一种的休息方式,须知道劳动工作之余,周身疲乏,可以耍下武术,不仅可以舒筋活络,通和血脉,解乏去困,更可以从精神上降压解虑。
5.学武术尤其是对穷人而言
身体健壮,是养家糊口之本,说不定因武技特长,还可以多一种谋生的机会,如保镖、教练等等。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生病率,这时代多少穷困者,有病因住院及医药费昂贵而望天嗟叹!
南少林洪家拳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有以为是洪熙官所创;其实考查其根源,洪家拳乃非一人所创,实为当时反清复明而成的一个组织。洪拳的来源是明朝失去江山,受满清统治,汉族失去江山,“汉”字失去“中土”便成“洪”字,又因明朝开国皇帝年号为“洪武”,所以称之为洪门会及洪家拳。
洪拳是岭南拳种,属于的南少林拳,清朝时期在民间组织(天地会)传播发展,目下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武术当中,可说占有重要地位。
洪拳以《易经》,中医《内经》理论哲学为基础思想,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并科学运用了兵学、力学等融合贯通而成。其风格特点是注重腰马和桥手功力,步伐稳健、手法巧妙灵活多变,招式凶猛,出招以声化气、以气催力,是一种抗暴防卫、强身健体的功夫拳。
杭易德洪拳教学内容
1,基本功
基本马步 铁牛耕地 单脚蹲起 石担功 舞狮
2,拳术套路
工字伏虎拳 虎鹤双形拳 五形拳 铁线拳
3,器械套路
形月单刀 子母双刀 青龙偃月刀 标龙棍 五郎八卦棍(枪)
木人桩 牛骨扇 大 扒 达摩剑
4,对 练
对拆套路拳 黏桥 双刀对樱枪 棍术对拆 擒拿
5,实战训练
实战洪拳散手训练
实战洪拳散打训练
6,功 法
龙爪功 立运腿功 太极易筋功 真气运行法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