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人的书写习惯一旦形成后便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这是由人的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动作而所致。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鉴定能够进行书写痕迹鉴定的客观条件。
鉴定字迹书写时间从申请后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十个工作日。鉴定时间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常规笔迹鉴定不包含笔迹书写时间的鉴定。目前有部分鉴定机构在进行笔迹时间的研究,例如:通过褪色程度确认含碳墨水书写时间;利用墨迹色阶方法鉴定文件制作时间,但是关于此方面的鉴定国家并没有标准。
法医精神病鉴定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鉴定材料的不计入鉴定时限。笔迹鉴定是根据人的书写技能习惯特征、在书写的字迹与绘画中的反映,来鉴别书写人的技术。
笔迹鉴定一般需要15天,一般笔迹的司法鉴定需要的时间:司法鉴定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当在15日内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如确需延长的,经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可延长至30日。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确需延长的,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比较检验的内容有四个方面: 1 比较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面语言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2 比较单字或笔画单个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3 比较各组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4 比较各类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对于字迹多的检材,比较检验时要对上述四方面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进行地统计分析,用数学方法反映书写习惯的量与质方面的异同。
笔迹鉴定不仅能检验正常笔迹,还可以检验书写条件(包括书写姿势、书写工具、衬垫物等)变化笔迹、故意伪装笔迹(包括左手笔迹、尺划笔迹)、摹仿笔迹和绘画笔迹。在同一人用同一支笔书写时,也可以用笔痕特征充实认定书写人的根据。
因为笔迹鉴定准确度通常受限于样本质量和年限等诸多问题,当提供样本文本过短或相隔时间过久都会造成鉴定准确率不高。所以,当事人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时可以申请重新鉴定,但当事人就不能只是单纯的提出申请,避免因为鉴定结果的对自己不利性而提出质疑,而要围绕重新鉴定申请准备充分合理的理由,或提供更多有效的样本文本进行复检。比如对鉴定结论的异议之处提出充分合理的依据,包括针对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等等。
书写习惯是通过长期操练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步构成的一种技能,是由言语、文字作为首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笔迹鉴定是同一供认鉴定,整个鉴定过程能够分为分别查验、比较查验、归纳判别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且不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