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针对非法集资问题公布六类典型手段。其中,“收藏品回购”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集资的手段之一。消息一出,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回购”、“溢价回购”等口号已经屡见不鲜,成为很多艺术品公司招揽顾客的“制胜法宝”,某些文交所、艺术机构推出“保真回购”以引人关注。业界猜测,这次公安部如此明确表态,到底会对艺术品市场产生哪些影响?是否如大家猜测一般,以后“回购”一词滥用的比例会大幅缩水?表示,“回购”在艺术市场由来已久,对于回购不能一概而论。其实之所以上当受骗,还是因为投资心理太急切。大多收藏品的价值体现在长期持有之后,很少有藏品能够每年都有稳定的升值空间。如果投资者看清这一点,再对艺术市场中回购行情进行充分了解,就会保持清醒头脑,不会被那些收益率迷惑。
随着收藏品市场日益升温,近期,个别不法分子假借回购收藏品的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投资者应警惕。
孟先生向记者反映,今年6月,朋友向他推荐了一套价值3999元的奥运纪念钞,称这套纪念钞市场上较少,可作为收藏品,升值空间大,3个月后卖家还将举行回购活动,到时候把纪念钞卖给他们,收益可翻倍。孟先生信以为真,就购买了一套。9月,孟先生联系卖家,发现已联系不上对方。孟先生找人士鉴定后发现,这套奥运纪念钞价值很低。
“以回购收藏品为名的非法集资曾被公安部列入六类非法集资典型手段之一,其主要问题不在于回购,而是因为有些商家承诺回购后携款潜逃。”我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记者,近年,收藏品市场日益升温,一些投资者想通过投资收藏品获得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个别不法分子假借回购收藏品的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迷惑投资者。
律师表示,以回购收藏品为名的非法集资,主要是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其有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回购,引诱群众购买。
律师提醒广大投资者,购买收藏品时,一定要理性。因收藏品范围较广,品类不同并具有一定的性,投资者在购买前应注意了解所购收藏品的基本知识,如选购纪念币,要具备识别纪念币真伪的能力,避免因盲目使投资风险升级。此外,购买前通过收藏品的核准发行注册部门了解卖家是否有合法资质,确认预购收藏品发行主体的合法性,不要通过网上信息去购买价值高但很难索取真实卖家信息的收藏品,谨防上当。
其实收藏一定要理性,贪念越大越容易被人利用,在这里希望广大藏友购买藏品时要认真分辨,藏品出手时也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我司特邀一线拍行(北京翰海、嘉德、保利等)莅临、举办藏品甄选鉴宝活动。参与活动即可了解手中的藏品出自何年代,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对还是不对,有什么样的价值,那么欢迎与老师面对面沟通交流。150/5692/5615
一、物品经掌眼后、符合上一线拍行(成交率70%以上)要求者、,藏品持有人可委托鄙司免费送拍、签订委托拍卖合同。鉴定费、托管费、流拍费、送拍服务费全免。
二、物品经掌眼后,符合鄙司要求者,亦可推荐私下交易
温馨提示:《藏品甄选参考标准》
1、品相卖相
2、文化、历史意义
3、物品是否到代
4、稀有度
5、市场热门
6、材质价值
7、非法律明令禁止文物、奇珍等
注:满足其中一条及以上
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只度可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