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发酵
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二次发酵过程中,严禁再次添加新鲜的堆肥原料。含水率宜控制在40%~45%。为减少养分损失,物料温度宜控制在50℃以下,可通过调节物料层高控制堆温。
二次发酵周期一般为15d~30d。发酵终止时,腐熟堆肥应符合下列要求:a)外观颜色为褐色或为灰褐色、疏松、无臭味、无机械杂质;b)含水率宜小于30%;c)碳氮比(C/N)小于20:1;d)耗氧速率趋于稳定。
后处理及利用
将生产出的腐熟堆肥散装或装袋存放于防雨地方待售。制得的腐熟堆肥可进行粉碎、筛分、深加工等处理。经过纳米膜好氧发酵获得的腐熟堆肥可直接还田利用,应符合GB/T 25246的规定。生产商品有机肥料的,应符合NY 525的规定。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应符合NY 884的规定。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应符合GB/T 18877的规定。
纳米膜堆肥发酵适用范围较广:牛粪、鸡粪、猪粪、尾菜、秸秆、市政污泥等有机废弃物均可使用;
1、纳米膜堆肥发酵是种养结合模式。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纳米膜堆肥发酵,有机肥可直接还田,供给种植基地和附近农户进行消纳,减少本地区化肥使用。
2、纳米膜堆肥发酵粪渣垫料回用模式。针对规模奶牛场,通过纳米膜智能堆肥设备对牛粪进行高温快速发酵和杀菌处理后就地转化成牛床垫料,节约垫料消耗成本。
3、纳米膜堆肥发酵分散处理模式。引导中小养殖户,采取分散收集预处理后,再集中处理的方式,因地制宜地配置纳米膜智能堆肥设备,实现收集转运、集中储存、转化利用。
纳米膜堆肥发酵非常适用于我国这种畜禽养殖大国,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我国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40亿吨,其中40%的畜禽粪污未得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致使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
分子膜发酵有机肥设备处理的废弃物,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发酵鸡粪、牛粪、猪粪、羊粪等禽畜粪便、秸秆、尾菜、污泥等农业生产中的大多数废弃物,还能将发酵的废弃物产出有机肥。
纳米膜发酵堆肥作为一种低成本新式发酵设备进入到大众视线,由于采用了高分子膜材单向透过性,使得水蒸气可透过膜材而臭气分子无法通过,使得畜禽粪污可以直接露天进行发酵。
纳米膜是一种高分子创新材料,在发酵过程中形成一个密闭的发酵环境,通过底部的曝气管道进行曝气,使得整个膜内粪污进行好氧发酵,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进行粪污的充分腐熟。因为纳米膜为高分子膜材,具备选择透过性,所以膜内的水蒸气可以迅速挥发,但是膜内的氨气和硫化氢等大分子在膜内出不去,从而降低了环境气味还能提高粪污发酵后的含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