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登基以后,厉行节俭,诏戒宫内“饮食勿尚珍异,冠裳勿求华美,耳目勿为物欲所诱,居处勿为淫巧所惑”,此风所至,御窑厂每年烧造瓷器数量锐减,烧造经费亦日渐缩减,据清内务府奏案“自道光二十八年为始,不得过两千两之数”。道光一朝三十年,上色琢器烧造总量应是在六七千件左右。而保存至今能在私人收藏界流通者之数量也极为有限,除去常见之器类如赏瓶等,造型、纹饰颇具风格者更是。
Lot7456
清道光 御制黄地洋彩八吉祥西番莲贲巴瓶
高25. 5cm
成交价
RMB 4, 025, 000
题识
“大清道光年制”款
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
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
本品细颈,圆鼓腹,曲形流,腹下承喇叭形足。凸部绘粉彩缠枝花卉纹,颈部以红、黄、紫、蓝四种色彩交错装饰,腹部绘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器里及器底均施松石绿釉,绘工细致,彩釉厚润华美,制作异常考究。色泽虽华丽而不俗艳,柔和自然,符合道光皇帝对彩瓷不得过艳的要求,展现清新淡雅的一面。与嘉庆同类之作比较,无论彩釉与画工皆在其上。底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在纹饰上道光时期青花纹饰线条纤细,画面安排妥帖,但过于平整,画意呆滞,人物有形无神。装饰逐渐摒弃乾隆时期的华丽宫廷风格,花卉纹更加图案化。花卉纹饰主要以单线平涂为主,勾勒线条均匀而缺少力度。官窑器中仿康熙山水纹工致而精美,民窑器中则多见仿康熙时期刀马人物的纹饰。白描青花仍是民窑主要装饰的方法,带有日本风格的皮球花纹常被采用。以生活场景为题材的纹饰,如放牧纹、山水纹、婴戏纹等,被采用新的表现形式而重新出现,写实而生动。
胎体上道光时器的胎体粗松厚而笨拙,釉面不均匀、不平整,与胎体的结合不紧密,普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波浪釉”的特点,底足除个别处理精细规整之外,大部分过底足处理不精细,前朝的“泥鳅背”底足已经十分少见。
道光青花瓷使用的是国产料,早期的青花呈色较为稳定,色泽亮丽且浓艳;到了晚期青花呈色淡雅,但层次较为清晰。道光民窑青花的色调是暗淡漂浮的。淡描青花的烧造在道光时期还是非常流行的。
道光时期的青花瓷品种还是比较多的,有青花釉里红、青花红彩、青花黄彩、哥窑青花、青花加紫、青花加白、青花堆粉、青花粉彩等品种,这一时期青花粉彩大量的出现。青花堆粉又叫"堆粉青花"或者"青花加白",这种早是出现在康熙,康熙之后也有烧造,但数量很少,直到嘉庆以及道光时期才比较盛行。
道光时期的瓷器基本上是继承了前朝传统的器形式样,在创新上较少,多数都是日用器皿。这一时期的小物件器型丰富多彩,像酒杯这样就有多种多样的,有套杯、卧足小杯、铃铛式小杯。还有很多形制较小的器物像是笔筒、鼻烟壶、鸟食罐等器型都是较为新颖的,这些都是道光时期的一个典型器型。
道光时期的瓷器烧造不论是仿古名窑器物,还是仿前朝的物件大多都显得较为粗笨,观察其胎体会有厚薄不一的现象,整体比例不是很协调,但要注意的是其中也有少量,这些以上的特征倒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