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铁锅、火炉等,在工业上用来制造机床的床身、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汽缸等,它的成本比较低廉、耐磨,但没有延性和展性,不能锻打。
现在工业上大都用低碳钢代替熟铁,如制造铁丝、铆钉、白铁皮(镀锌Zn)、马口铁(镀锡Sn)等。碳素钢广泛的被用来制造各种机器零件,如齿轮、凸轮、螺帽、铁轨、钢筋等等;日常生活中用的刀、手表壳、钢笔尖、针、剪刀等。另外,在钢中加入各种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许多性能不同的合金钢。
如含镍(Ni) 36%的镍钢几乎不因冷热而热胀冷缩,用来制造精密仪表零件;含18%钨(W)的钨钢,即使已炽热,仍非常坚硬,用来制造高速切割的车刀;含少量钒(V)的钒钢,可使钢的弹性增加一倍,用来制造各种弹簧;含2.5%硅(S)i的硅钢做成硅钢片,用作变压器的铁心,不仅可减少变压器发热现象,而且大量节约了电能。
1978年,在北京平谷县刘河村发掘一座商代墓葬,出土许多青铜器,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古代铁刃铜钺,经鉴定铁刃是由陨铁锻制的,这不仅表明人类早发现的铁来自陨石,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在3300多年前就认识了铁并熟悉了铁的锻造性能,识别了铁和青铜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且把铁锻接到铜兵器上,加强铜的坚利性。
非血红素铁。主要以三价铁与蛋白质和有机酸结合成络合物。这种形式的铁与有机部分分开,并还原成二价铁后才能被吸收。如果膳食中有较多的植酸或磷酸,将与铁形成不溶性铁盐,而影响被吸收。抗坏血酸、半胱氨酸能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利于铁的吸收。
血红素铁。是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结合的铁。这种铁不受有机酸的影响,其吸收率比离子铁高。
取自铁矿。把石灰石、焦炭和铁矿石分层投入高炉,自底部鼓入高温气流,使得焦炭炽热发红,于是铁被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熔化成液态,从炉底流出。
元素用途:
用于炼钢、制造其他合金。铁对于人类,它是血管中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铁的氧化物也用于制造磁带和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