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室型泵房的特点是泵房下部有与前池相通的湿室(即进水室),故称湿室型泵房。该泵房一般分为两层,下层为进水层,称为进水室,水泵叶轮淹没于水面以下直接从进水室吸水;上层安装电动机和配电设备,称电机层。有时采用封闭的有压进水室,则泵房分为三层,下层为进水室,中层为水泵层,上层为电机层。
湿室型泵房适用于安装口径在900mm以下的立式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水源水位变幅较大及站址处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合。其优点是进水室中充满水,可以平衡部分水的浮托力,增加了泵房的整体稳定性;缺点是泵体淹没于水下,维修保养比较困难。
湿室型泵房按其下部结构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墩墙式、排架式、箱式等多种形式。墩墙式湿室型泵房的优点是每台泵有单的进水室,水流条件好,进水室可设闸门和拦污栅,便于单台水泵检修。
泵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要求;满足结构布置要求;满足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声、节能、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等技术规定;满足内外交通运输要求;注意建筑造型,做到布置合理,适用美观,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开泵操作:
①开启吸水管路上阀门,关闭排水阀,开启真空泵吸气阀及排气阀,开启真空泵,直到真空泵喷出水不含白色。
②按电器操作规程,合上相应电动机控制开关。
③待水泵转速稳定后,打开通压力表上的阀门,这时压力表读数应逐渐增加。如压力表读数不上升,则水泵工作不正常,应关闭电动机重新进行检查和引水。
④当压力表读数增加到0.4MPa,即可慢慢开启排水阀门,此时压力表读数应下降,真空表读数应增加,如果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
⑤关闭真空泵,
⑥注意水位标尺,调节排水阀门,使井内水位保持正常。
泵房位置选择
1)泵房的位置应使室内排水管路和水泵出水管路尽量简短,并应考虑吸、出水管布置和检修方便
2)选择泵房位置,应考虑泵房对周围房间的影响,例如,不得设在有特殊卫生要求的生产厂房和公共建筑内;不得设在有安静和防振要求的房间(如病房、卧室、教室、中心控制室、精密仪器间等)的邻近和下面。该建筑的其它房间设置水泵时,吸水管、出水管和水泵基础应设有隔振减少噪音的装置。
3)泵房应设在通风良好的地下室或底层,并不至冻结。机器间应干燥、光线充足。
4)生活污水和可能散发大量蒸汽或有害气体的泵房,应设在单的房间内,并靠近集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