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装机量稳定增长。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64.1GWh,同比增 长3%,整体来看呈正增长态势。2020上半年受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下 滑使得动力电池装机量出现下降。下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恢复超预期,加之新车 型于下半年集中发布,带动了消费者购车热情,使得国内全年新能车销量超135 万辆。分车型来看,2020年纯电动车型累计装机量达59.5GWh,占总装机量的 92.82%;插电混动车型累计装机量达4.5GWh,占总装机量的7.04%;燃料电池车 型累计装机量达90.2MWh,占总装机量的0.14%
2.2 国内多项政策激活新能车市场,长续航与高能量密度是大势所趋
多项政策促新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近十年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宏观综合、行业管理、税收优惠、科技创新、推广应用、 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了全面的政策体系,促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2010 年,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 年,《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出台,并做为 2020 年以前我国新 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导向标
上游企业或正极企业纷纷布局前驱体产能,专职企业具备更强客户视野和技术积 累。目前前驱体行业三类玩家均有参与:上游钴、锂企业的下游延伸布局,正极 企业的自用需求布局,或者针对前驱体生产研发的企业。上游企业(如格林美、 华友钴业等)具备资源优势,可以有效调节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布局前 驱体是继续向下游正极延伸的铺垫。
下游正极企业(如当升、长远锂科)逐步加 大自身对前驱体的产能布局,更好的把握对正极材料品质的掌控,前驱体配制也 是研发的主要发力点。专职企业(如中伟、邦普)具备更好的客户视野和技术积 累,如中伟股份已全面进入包括 LG 化学、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 SDI、 ATL 在内的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产品储备已覆盖全球主流电池企业。
全球长期电动化趋势确立,行业需求复合增速 55+%。2020 年全年电动车销量287万辆,同比增速29%,对应全球动力电池需求为149Gwh,2021年持续高增长,预计全年电动车销 441 万辆左右,同比增速 54%;2025 年国内/海外电动车渗透 率分别预计 20%和 15%,对应全球电动车销量约 1600 万辆,较 2020 年复合增速 35+%,其中国内/海外分别约 600/1000 万辆。对应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约 1000Gwh,2020-2025 年复合增速 35+%。预计 2021/2022/2025 年全球三元正极需 求分别 27/38/117 万吨,复合增速达到 55+%。其中海外市场将贡献主要需求增量,同时会产生较大本土供给侧缺口
深圳裕隆钴酸锂废电池回收公司
1、废钴类:回收库存/过期/报废钴酸锂、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钴粉、氧化钴、四氧化三钴、硫酸钴、氯化钴、硫酸钴、碳酸钴、氢氧化钴、钴泥、钴渣、钴浆料、储氢合金粉、碳酸锂
2、电池材料类:钴酸锂正极片、三元正极片、镍氢电池正极片、铝钴纸、正极边角料、钴泥钴浆料、三元泥浆料回收、废旧电池电芯、负极片及边丝、铜箔等所有含钴含镍电池正极材料及废料回收。
3、废镍类:长期现金回收库存/过期/报废废镍块、氢氧化亚镍、镍正极/镍负极、镍合金粉、梅花镍发泡镍、镍带、镍片、镍氢粉片、氧化镍、电解镍、镍边料、氧化亚镍、氧化镍、碳酸镍、硫酸镍、氯化镍、等等含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