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的统计表明,现阶段中国托盘在使用中基本是企业内部周转。对于生产企业,其所拥有的托盘不出企业,托盘的使用范围于从企业的仓库到运输环节之间的搬运。对于物流企业,托盘也局限于企业内部调配使用,尚没有形成一个托盘顺畅流通的机制。
托盘的发展可以说与叉车同步。叉车与托盘的共同使用,形成了有效的装卸系统,使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从统计看,托盘基本上是配合叉车使用的。平均每台叉车配备800~1000片托盘。
托盘本身是为配合物流而诞生的一种单元化物流器具,可以说托盘是贯穿现代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连接点。但是在我们实际使用中由于规格不统一,造成托盘不能在物流作业链中流通使用,仅局限于企业内部。
由于托盘的规格标准不统一,使中国的托盘使用不能与国际运输器具如国际通用的集装箱等相匹。企业为了能适应相关的国际运输工具,不得不向托盘生产企业订购与该企业周转使用规格不一致的托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塑料品种 软化或熔融范围/°c 塑料品种 软化或熔融范围/oc 聚醋酸乙烯 35~ 85 聚氧化甲烯 165~185 聚苯乙烯 70~115 聚丙烯 160~170 聚氯乙烯 75~90 尼龙12 170~180 聚乙烯 密度0.92/ cm3 110 尼龙11 180~190 密度0.94/ cm3 约120聚三氟氯乙烯200~220 密度0.96/ cm3 约130 尼龙610 210~ 220 聚-1-丁烯 125~ 135 尼龙6 215~225 聚偏二氯乙烯115~ 140(软化) 聚碳酸酯 220~ 230 有机玻璃 126~ 160 聚-4-甲基戊烯-1 240 醋酸纤维素 125~175 尼龙66 250~260 聚丙烯腈 130~ 150(软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50~260
双面型组装式托盘,即将双面型整体式托盘分为上下两片,分别注塑成型后再组装而成。虽然此产品需2副模具,但模具结构大大减化,模具总投资仍比整体式便宜,同时对设备锁模力的要求也降低了,锁模力≥1500吨即可,一般塑料加工厂均比较容易做到。这种生产方式可能成为塑料托盘生产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