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地下排水管道一旦堵塞,需要进行清淤疏通作业。近年来,各地在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的作业中,发生过多起作业人员中毒伤亡的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吸取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应弄清楚地下排水管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有哪些?为什么在疏通作业中会突然出现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人急性中毒?
地下管道疏通作业中有时尽管采取了积极措施,但仍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无法排除。按规定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就可以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对人的伤害。在作业中,主要是要正确佩戴防毒面具,以防中毒。如前所述,下水管道一旦被疏通开,积聚在管道的硫化氢、甲烷和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会突然冲出井口。此时毒气浓度很大,佩戴长管面具、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尤其当发现作业人员已经中毒时,抢救人员更应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再救人。决不能因救人心切,就忘记戴防毒面具或只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结果使施救人员也受到伤害,扩大中毒事故的人员伤亡和损失。
2.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
3.推行操作票制度
为净化工业污水而使用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为使工业污水净化,可采用物理的方法(如离心、沉降等),也可以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如加一些微生物、菌类等),但绝大部分工业污水在净化处理中,需采用化学方法,也就是加入一些化学试剂,使工业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氧化分解或中和后达标。生活下水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城市生活下水包括有大量的洗涤下水、食物、鱼虾内脏、人类粪便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蛋白质,尤其是在雨天,大量的雨水还会把地上的垃圾、泥土也一起冲入下水管道。由于地下排水管道长期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且通风不畅,尤其是夏天。地下温度较高、加之厌氧菌(嫌气性微生物)的存在,发生厌氧发酵。以上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产生甲烷(沼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物质。此外,管道中沉积的淤泥会发生腐败分解反应,也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的物质。
地下管道清淤、疏通作业是个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为防止作业中发生意外,作业前监护人。监护人应由熟悉作业技术、懂得安全知识、会进行现场急救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在作业前应检查是否办理了审批手续,在操作票中所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和现场一致。还要检查作业人员对工作任务、安全措施是否明确,作业人员应使用的安全带、梯子、防毒面具等工器具是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同时,监护人要选择适当的监护地点,注意自身防护,应时刻做好处理事故的一切准备工作,绝不能脱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