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代特征的纹饰有缠枝灵芝、蕃莲、牡丹或缠枝捧八宝纹等。葡萄一类藤本植物,藤画成弹簧状;湖石画成螺旋状,石旁画对称的花草或三果树。白描莲池纹以鳞次栉比的水波为地,上绘白莲水藻,水藻似黄豆芽细长,荷花对称并蒂莲。牡丹叶呈锯齿状,外廓留一圈白边,叶脉清晰,叶子画成鸡爪状,花果带藤须。圈足一般不用装饰,仅画两条蓝色弦纹。口沿常见的边饰有龟背纹、梵文,梵文过去单一作辅助纹饰,成化时组成立体图案,影响到弘治朝。
成化青花瓷器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区间差异较大。明代成化年间,其产量本就不多,加之工艺严格,能够流传下来的更是难得的。在拍卖市场上,成化青花瓷器的价格屡创新高。例如,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 2013 年成交价为 111,438,360 元;明成化青花瓜瓞绵绵纹宫盌在 2016 年成交价为 54,199,400 元;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 2014 年成交价为 44,390,920 元等。
成化青花瓷器的特点也影响着其价格。成化青花瓷器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青花瓷除早期用苏麻离青,呈色浓翠外,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 “大明成化年制” 及 “大明成化年造” 六字楷书款。斗彩的色彩鲜艳,其中姹紫色泽为成化朝所创制。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
成化青花瓷器在早期有的官窑瓷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青花发色浓重,有浓淡层次和黑褐色结晶斑,与宣德晚期青花非常接近。其色调呈色浓翠,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线条的纹理中或青料凝聚处有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结晶斑呈浓黑的松烟墨色,浓重处或浓聚处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侧视或以手抚摸可感觉有凹凸不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