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光的种类有哪些
眩光也是有不同的类型,依据不同的眩光类型,可以采用相关的方法来避免眩光带来的危害。根据眩光产生的后果主要归结为三种类型:不适型眩光、光适应型眩光和丧能型眩光。
了解丧能型眩光
凌乱的眩光源导致的视网膜像对比下降,导致的影响则是事物模糊。这种丧能型眩光一般是由很多眼睛因素引起的,比如常见的眼科疾病白内障。所以平时做好保护视力是很重要的。
室内眩光UGR测量方法
UGR测量方法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推荐采用超大视角的成像亮度计自动测量UGR。原因有二:
1、 成像亮度计的面型探测器与人眼视网膜相似,可以一次性获取视野内的亮度分布,包括灯具平均亮度、亮度分布,环境平均亮度和亮度分布,“所见即所得”。且成像亮度计的中心与人眼视线中心重合,可以方便地模拟人眼的观察方向进行不同观测角度的眩光测量。
2、 根据成像规律,根据眩光源在亮度图像上的坐标,可计算它的位置和立体角。因此成像亮度计可以作为测角仪,测量眩光源的位置、立体角等信息。成像亮度计能一次采样获取所有计算UGR所需的参数,而且比人工测量重复性高。
目前的眩光丈量评价主要为以下三种:
理论核算:
根据实验室的丈量的灯具配光曲线和灯具尺度,经过软件模拟出典型理想照明环境(如布灯办法、房间反射率等)下的眩光指数。然而,理论和实践往往差距较大,这种办法存在较大危险,成像亮度计。
灯具产品上直接标注
UGR<19的做法并不客观
根据瞄点式亮度丈量:
采用传统的瞄点式亮度计在观测方位逐个丈量出眩光源的亮度,用照度计丈量并换算出环境亮度,眩光源尺度和相对视点是经过长度丈量得到的。这样的丈量办法耗时费力,更重要的是当光源形状不规则或发光面不均匀时丈量精度会遭到很大影响。
根据成像亮度的丈量:成像亮度计。
目前国际上公认为较为简便的办法,CIE也成立了TC 2-86,也旨在使用成像亮度计丈量得到的亮度散布对眩光指数进行点评。虽然经过成像亮度丈量得到了眩光目标点评的所有元素,可是也对成像亮度计功能也有所要求,例如V(λ)光谱匹配、线性、图画畸变等,一般相机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眩光测试的国内标准
眩光根据对人眼造成的视觉影响主要分为两类: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而针对不同的照明环境,所采用的眩光评价方法也存在着区别:
国内标准 隧道照明 JTJ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室外体育场馆照明 JGJ153-2007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室内照明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室内采光 GB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室内体育场馆照明 JGJ153-2007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怎样减少眩光危害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某些环境因素来尽量保持视野中各种光线亮度的趋向一致,才能减少这种眩光对我们的影响。例如当人在漆黑的房子里看电视时点一盏小灯便可避免不适型眩光。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使用计算机引发的视疲劳其实也与不适型眩光有关,计算机显示屏本身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光线是否协调很关键;比如显示屏放在明亮的窗前时眼会感到来自显示屏周围的眩光,这时重新调整显示屏的位置或安装窗帘则可以解决问题;相反,如果周围环境光线太暗,使用者也会感到来自屏幕的眩光而产生后像效应,导致眼疲劳与视物模糊。如果引起眩光是来自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这种反光是特殊的,其中大部份被形成了偏振光,即光线被限定在一个平面中振动,这时普通的滤光镜并不起作用,只有偏振光眼镜来消除这种眩光。
防止室内眩光应采取什么措施?
1.遮光角>30 度 对于一般灯具而言,遮光角是根据人正常的视力仰角 30 度,通常当灯具遮光角>30 度时,光线才不会直接射入人眼。
2.增加灯具光源的安装高度 在有些情况下,有些灯具的光源高度是可调的,光源高度越高,遮光角就越大,高度越低,遮光角度就越小。因此,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增大光源的安装高度,可以起到增大遮光角、减少甚至避免眩光的作用。
3.常规灯具 十字或一字防眩灯具 十字或一字防眩格栅主要是遮挡纵横两个方向的光线。把眩光的临界位置从边界调整到灯具中心,进而增大遮光角,达到防眩的目的。带防眩格栅的灯具。
4.常规灯具 蜂窝防眩 这种蜂窝防眩格栅网,可遮挡各个方向的光线,是所有防眩配件中,防眩效果比较好的,遮光角可达90°。当然,这种方法也是光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