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官窑瓷器有款识流传不多,主要是“大清同治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款,少数四字“同治年制”楷书红彩款。另外有一批专为慈禧太后烧制的瓷器属斋堂款的如“体和殿制”“永庆长春”“大雅斋”“天地一家春”等。还有官窑款识“慎思堂制”“务本堂制”“竹雪轩制”等。民窑款识也有纪年款和堂名款,但大多数都比较粗糙。
清同治瓷器鉴定——纹饰主要纹饰有:云龙、夔龙、龙凤、蝙蝠、八宝八吉祥、仕女婴戏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松石鹿鹤、芭蕉洞石、海水异兽、雉鸡牡丹、松鼠葡萄、岁寒三友、麒麟送子、状元及第、三阳开泰、五子登科、寿山福海、万寿无疆、八仙贺寿等。
清代制瓷,自康、雍、乾三朝以来,一直是在走下坡路。尤其是清代晚期,战乱纷繁,使制瓷业日趋萎缩。同治时,受兵灾影响,景德镇御窑厂遭到很大破坏,工匠大量流散,维持制瓷的大都是些新手,制瓷质量大大下降。官窑瓷器中,唯专为同治皇帝大婚定烧的婚礼造器,和专为慈禧烧造的“体和殿制”款识的瓷(从咸丰到光绪都有)堪称,其余的就不值一提了。大量的民窑器,质量大都粗糙,更是等而下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