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器型以现有藏品看,高的瓶其高度约为19厘米,大的碗其口径约为23厘米,高足杯其高度约为7.6厘米,盘的口径约为16-18厘米,罐的高度约为8-13厘米,杯的口径约为7-8.5厘米。因此可以看出斗彩器型小巧,典型作品有敞口把杯、高士杯、三秋杯、鹦鹉啄金杯、婴戏杯、葡萄杯、高足杯、鸡缸杯、天字罐、扁罐、胆瓶、碗等。属的还是成化斗彩鸡缸杯。各种器型都是庄重圆润,玲珑俊秀,造型的轮廓都是由一种柔韧的直中隐曲、曲中显直的线条构成,因而风貌有殊。
看彩既叫彩瓷,看彩当是一个重要看点。于此,行家都有介评,红彩有无光的鲜红和有光的油红。几乎都不透明。绿彩有偏青的深绿和偏黄的草绿,还有淡雅的浅绿。都透明,但程度不同。黄彩主要有透明的杏黄和蜜腊黄,还有不透明的姜黄。高倍放大镜观察,透明的黄彩中悬浮着黑色小颗粒。
成化斗彩鸡缸杯很小,高3.4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4.3厘米,如同一个大号酒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拍出近3亿港币?北京故宫博物院对斗彩鸡缸杯的描述是这样的: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斗彩鸡缸杯表面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母鸡图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用笔自然,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画面上的雄鸡昂首啼鸣,雌鸡低头觅食,三只雏鸡振翅追逐其后,雄鸡、雌鸡、雏鸡各具神态,观其形仿佛能闻其声。
史书记载,斗彩鸡缸杯为成化皇帝年明宪宗朱见深使用的酒杯,由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所谓的“斗彩”是指彩瓷彩绘上的一种工艺,先用青花在坯体上描绘图案轮廓。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来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后成型。
由于彩绘的方式分为釉上、釉下两部分,有拼斗之意,故曰“斗彩”。由于是皇帝御用用品,成品率极低。当时上品被送到宫内,次品则被销毁,故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就这样关于斗彩鸡缸杯珍贵程度的描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
早在明万历皇帝的《明实录·神宗实录》中,就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的记载。到了清朝,斗彩鸡缸杯依旧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以陶器而得玉之上价,其贵重如此。”
天字罐为成化,是成化皇帝本人的御用之物,在成化斗彩各器型中属之器,有“天子罐”之称。其制作皆极精良,体态丰盈不失灵秀,如双拳大小,是一种小型斗彩盖罐,大者器高仅13厘米。罐底书“天”字款,特征是无栏无框。完整器全世界存世量仅11件,比成化斗彩鸡缸杯 18 件存世量还要、珍贵。堪为收藏重器中之!
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大多数的青花瓷器釉面微闪青色或略显灰青;另有一种洁白釉,又称“乳白”或者“甜白”,不仅肥厚滋润,而且光洁无暇,如脂似玉。因为釉质肥厚,器物口沿下常见垂流形成的一圈堆积釉。成化瓷器,采用印、刮、刻、堆及绘画多种工艺装饰。器青花的纹饰线条牵细,多用双瑔勾勒填色法,所填色彩较淡。常见的图案纹饰:装饰题材有螭龙纹、夔龙纹、应龙纹、飞象纹、飞马纹、缠枝莲纹、莲托八宝纹,惟没有人物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