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钱币名复杂,一般“通宝”为小平钱,当百以下为重钱,当百以上为“元宝”。其制作材料复杂,有青铜、黄铜、红铜、紫铜、铅、铁等。另外,咸丰钱钱文复杂,字体有楷书、宋体、隶书等字数种。咸丰钱币是中国历史上品种版式丰富的钱币。因此,给收藏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铸平钱。因政治腐败,经济危困,铸行未久即收到各种重宝、元宝大钱冲击,通宝钱遂严重贬值,故制作简陋,形制混杂;全国27局所铸的小平钱,铜质、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粗略者多而精良者。
文宗咸丰年间铸。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满汉文记局,汉文记值,记重,种类繁多,小平钱称通宝,当四,五,八十,五十,称重宝,当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称元宝,其时军费大增,国库空虚,使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咸丰通宝小平钱径2.2---2.6厘米,重2.4---4.2克。
同是重宝钱,当五者径6厘米,重80克,小者径4.6厘米,重30克,当百元宝钱更是尽出洋相,重者296克,轻者36克,形制极其混乱。咸丰钱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达917种,铸局有:泉源直蓟福陕昌河德晋云东武桂浙济台苏巩川黔南广,伊犁,迪化,叶尔羌,库车,阿克苏,喀会,传世以小平雕母,宝福局计值,计重钱少见,新疆宝迪局当八十为珍品。
在古玩古董收藏品领域,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收藏品。历数咸丰年间的大钱,铸造大额钱币,但实际重量却并不与面值相匹配。福建的宝福局,铸造钱而很有特色其中“咸丰通宝背壹两五钱"的肉计重钱币被定为品,存世仅数枚。在民国时,咸丰钱币的收藏进入高潮,而近年来也受到日韩钱币爱好者的热捧,其中福建钱币局及新疆各局铸造的咸丰钱热门。
当时为了将财政危机转移到老百姓身上,也为了迅速推行大钱,发行了一系列的咸丰通宝。其中当十钱的发行量大,也有五十钱、当百大钱以及当五百钱甚至当千钱,面值。现在在收藏市场上依然能够看到各种各样面值的成丰通宝,它们的存在很普通,因此咸丰通宝古钱价格的表现也不是多么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