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多用石材制作,也叫做石柱礅或者柱墩石、柱脚石。古建筑中的通俗叫法石柱礅,它是用来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古建筑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也是不可的。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的防潮作用;又加强了柱基的承压力。所以对垫脚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清代《营造算例》对础石尺寸的规定比宋代要简单许多:“柱顶见方按柱径加倍,厚同柱直径。”意思就是:柱础边长是柱子直径的两倍,厚度则与柱径相同。尽管这些规定有其力学的道理和审美的标准,但由于柱础并不像其它的建筑构建那样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因此并没有起到的约束作用,根据地区的不同,柱础的规格尺寸便有所变化,臀如贵州地区的柱墩石,岭南地区的岭南式柱础,就突破了法式的规定。民间柱础的规格尺寸也是显得自由不羁,不受规定的约束,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形态。还有,地面的坚实程度不一样,柱础的尺寸也应不一样,这些规定都是假设在卵石夯土的地基之上。
从石雕柱础石图片来看,这种古建筑柱墩雕刻造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埋于基面以下的,为了承受柱的荷载,防止柱子下沉;一种是基面以上的,是为了隔绝地面的水汽,防止柱脚受潮腐蚀,起了一个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