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中提到其自身并不包含过程与程序流程,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标准。而许多国内企业在导入CMMI时,将其误认为了是一种模型,认为是一种可以涵盖所有企业、项目的标准过程。在导入CMMI时,企业只有真正了解了CMMI的目的和意图,才能理解CMMI的核心价值。企业需要将其作为提升、改进自己的手段和工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项目的质量要求及缺陷分析要求,从而制定对不同工作产品的评审方法及数据收集分析手段。
CMMI(Capabill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标准。该标准基于众多软件的实践经验,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是国际行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标准。目前,CMMI认证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软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CMMI模型由一系列的PA(过程域)组成,这些PA构成了集成能力模型的核心,为企业提供了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集成产品及过程开发方面的过程改进框架和指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益:
办理流程
1、选择级别:初次评估推荐CMMI3级,已通过CMMI3级且满一年可申请4、5级评估;
2、确认评估计划:根据企业用证计划及评估师日程安排确定审核时间,一般评估周期3-5个月;
3、准备工作:确定评估项目并整理材料;再确定访谈人员,按角色进行培训,直至完全满足CMMI评估的要求;
4、正式评估:一般正式评估周期为5-7天,评估小组由主任评估师、ATM小组成员、翻译组成,受访谈人员按角色依次参加访谈,评估结果将在评估后一天公布。
5、官网公示:评估完成后,一般4-8周,公示结果。
CMMI,全称是“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由美国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下的软件工程研究中心(SEI)以及美国工业协会共同开发的一套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体系。
这套体系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通俗一点说,CMMI体系就是一套指南,做事的一般方法,改进质量的参考框架。
通过从业界收集的佳实践进行分析,实现CMMI体系的过程就是改进的过程,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管理项目,在工期和预算的前提下,输出的软件。
自2003年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CMU)发表CMMI开始,全球每年导入家数几乎以倍数成长,显示CMMI确为国际证实有助于流程改善的模型,甚至认为CMMI已经为软件的质量及国际合作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