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咨询
对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工程预算编制、工程结算审核和工程变更造价审核等方面。
协助业主进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审核和管理,确保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符合合同要求。
为业主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解答业主在工程造价方面遇到的问题和疑问。
(五)项目运营阶段
项目后评价
对项目的建设过程和运营效果进行评价,总结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项目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和措施,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设施管理
协助业主进行项目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包括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维修保养和更新改造等方面。
组织对设施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设施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
协助业主进行项目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包括资产的登记、评估和处置等方面。
为业主提供资产管理咨询服务,解答业主在资产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和疑问。
对总承包商的优势
提高市场竞争力
EPC 模式要求总承包商具备全面的工程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提高总承包商的市场竞争力。
增加利润空间
总承包商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采购和科学施工等方式,降低项目成本,增加利润空间。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成功实施 EPC 项目能够提升总承包商的企业品牌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EPC 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发展历程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随后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EPC 模式逐渐成为国际工程建设领域的主流模式之一。
(二)国内发展历程
我国的 EPC 工程总承包业务起步较晚,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试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开放,EPC 模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 EPC 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展。
项目采购阶段
设备材料采购
根据项目的设计文件和采购计划,进行设备材料的采购。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确保采购的设备材料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考核,确保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供货能力。
项目试运行阶段
试运行准备
编制试运行方案,准备试运行所需的设备、材料、人员等。
试运行实施
按照试运行方案进行试运行,对设备、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设备、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试运行验收
试运行完成后,进行试运行验收。试运行验收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合同的要求进行,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