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活嫩,原汁原味
——徽菜
诺鼎菜谱设计制作
点开链接看菜谱
古有“无徽不成镇”,今有徽菜天下闻。徽菜是安徽菜系的简称,从历史余韵中走来的徽菜
名闻天下,那种新鲜活嫩、原汁原味,让食客们一品难忘。
安徽地处华东、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物产丰盈,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盛产茶
叶、竹笋、香菇、木耳、板栗、山药、石鸡、石鱼、石耳、甲鱼、鹰龟等山珍。这些都为徽菜
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徽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徽菜起源于古徽州,即今安徽徽县。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
“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特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旺,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逐
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徽菜这一地方风味的形成和发展,与安徽的经济文化底蕴
是分不开的。古徽州历来人文荟萃、文风鼎盛。在各地游学做官的安徽人大有人在。这些官史便将
家乡的安徽菜带到了全国各地。安徽商人史称“新安大贾”,起于东晋,唐宋时期日渐发达,明代
晚期至清乾隆末期是徽商的黄金时代。徽商“十三在邑”守家园,“十七在外”闯天下。人数之多
,活动范围之广,资本之雄厚,在历史上是的,民间遂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徽商富
,饮馔丰盛,而又偏爱家乡风味,可以说徽菜的扬名与徽商的兴盛相生相伴,哪里有徽商,
哪里就有徽菜馆。宋时,徽菜传至京都,宋高宗赵构听说了徽菜以后,就向身旁的学士汪藻询问徽
菜究竟好在哪里,汪藻用梅圣俞的两句诗回答:“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赵构闻听此言,马
上让卸厨熟食,美味,从此徽菜又成为了宫廷御膳。明清时期,徽商在扬州、上海、武汉一带
盛极一时,上海的徽菜馆一度曾达500多家。更为可贵的是,由于古徽州医学发达,健身强体食谱
的药膳早就纳入徽菜体系,如枸杞子炖乌骨鸡,冰糖炖百合、紫苏炒瘦肉、沙炒银杏果,等等。
在漫长的岁月时,经过历代安徽人的辛勤创造,徽菜已逐渐从徽州地区的山乡风味脱颖而出,
如今已集中了安徽各地的风味特邑、名馔佳肴,逐步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一格、
自成一体的菜系。
徽菜的传统菜品多达千种以上,其风味包含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菜肴的特色。皖南以徽
州地区的菜肴为代表,是徽菜的主流与渊源。其主要特点是喜用火腿佐味,以冰糖提鲜,善于保持
原料的原汁原味,味型上以咸、鲜、香为主。不少菜肴常用木炭风炉单纯单熬,原锅上桌,浓香四
溢,体现了徽味古朴典雅的风貌。沿江风味盛行于芜湖、安庆及巢湖地区,以烹制河鲜、家禽见长
,讲究刀功,形、色均鲜明,善于以糖调味,擅长烧、炖、蒸、和烟熏技艺,菜肴清爽、酥嫩
、鲜醇、别具特色。沿淮菜是以黄河流域的蚌埠、宿州、阜阳的地方菜为代表,擅长烧、炸、熘等
烹调技法,擅用芫荽、辣椒为菜肴调味配色,咸鲜酥脆、微辣、别具一格。除此之外,九华山的素
菜、天柱山的雪山菜、合肥四大名点,以及安庆、庐州的风味小吃也都海内外,足令食客馋涎
。
徽菜的风格与其他菜系不同,以烹饪山珍著称。徽菜选料严谨,力求新鲜活嫩,决不以次充好或是随意敷衍。大的特色在于重味,即善于发挥原料本身的滋味,保持原汁原味,并且常用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料酒除腥。
提到徽菜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徽菜名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种种逸闻趣事。不少徽菜名肴都蕴含着一段美丽的传说或故事,合肥曹操鸡就是始创于三国时期的安徽合肥传统名菜。这道鸡菜为何会用大名鼎鼎的曹操命名呢?这里边还有一个典故。相传东汉时期,合肥因地处吴头楚尾,乃兵家必争之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从都城洛阳率领83万大军南下征伐孙吴,也就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在曹军行至庐州(今安徽合肥)时,曹操因军政事务过于繁忙,操劳过度,头痛病发作,卧床不起。行军膳房厨师为了尽早治好曹操的病,遵照医嘱,选用当地仔鸡配以中药、好酒,数以烹制成一道药膳鸡。曹操食后感到味道精美,十分喜爱,病也慢慢地好了起来,身体很快就康复了。自那以后,曹操每次进餐一次要吃这道药膳鸡。从此,“曹操鸡”的声名也就不胫而走,流传至今。现今的“曹操鸡”,以合肥烹制的为。以当地仔鸡为主料,配以曹操家乡——安徽亳州出产的古井贡酒与天麻、杜仲、香菇、冬笋、花椒、大料、桂皮、茴香、葱姜等18种开胃健身的辅料制成。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具有食疗健体的功效。诺鼎菜谱所设计制作的“怡禾雅苑“菜谱里面这道菜也是相当的经典!
“李鸿章杂烩”这道徽菜也颇有来历。据传,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一次,在驻地宴请美国宾客,他的随行厨师做了一桌非常丰盛的中国菜,其中即以徽菜为主。菜肴美味可口,吃到后时菜品稍显不足,于是李鸿章下令厨师再添新菜,但因厨房准备的正菜均已上桌,情急之下,只好将酸菜时剩下的海鲜等余料下锅混烧成一菜。得到了客人们的交口称赞,纷纷询问李鸿章此菜何名。李鸿章随口应答“杂碎”。从此,“杂碎”就在美国扎了根,成为一道名菜。“杂碎”就是“杂烩”,因李鸿章的口音比较浓,因此听起来像“杂碎”一样。在中国我们称此菜为“李鸿章杂烩”。1968年,泰国访问美国,官员得知他很喜欢中国菜,竟向华盛顿皇后酒店订了50份李鸿章杂烩来款待他。看来这道菜要真是名不虚传。诺鼎菜谱所设计制作的“怡禾雅苑“菜谱里面这道菜也是相当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