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语出《书林藻鉴》,马宗霍辑)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的刻画符号,出现在陶器上。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的书法理论著作,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唐代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结体墨色组合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其组合的秩序性。作为艺术的书法,它的各种色彩不能再是杂乱无章的,而应是非常有秩序的。这里也有些共同的美学原则,要求书者予以遵守。如原则、渐变原则、均衡原则,等等。书法结体的墨色组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背景底色的分割组合。人们常说的“计白当黑”,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二是点画结构的墨色组合。从作品的整体效果来看,不但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平面结构,还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分层效果,从而增强书法的表现深度。
在书法产生的过程中,人们依然把书写的实用性作为准则;而等到书法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发现很多时候书写的内容(信息)被忽略了,书写的美感则被更多地关注与追求。我们现在看历史上大家们的作品,一块石碑,也许本来就是为了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之用,可是排除其史料价值,人们更多地为其碑刻的美学价值所倾倒;一封尺牍书信,也许书写者初的想法只是给好友、给家人写封信,多只是字迹漂亮了一些,可到了收藏家手中却如获至宝;乃至那些本身就是为了审美而存在的字画作品,把文字本身的文学审美意义与书法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至于狂草作品,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在乎写字的功能性,则被认为是书法作品中具有艺术与美学价值的一种。总的来说,书法就是一种写字,只是把字写出了美,又把这种美体系化了,这便是“书法”的“法”。所以书法是根据一定的法度、准则,进行美化的书写。